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那么“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发育的幼虫与成虫.√.
(判断对错)

分析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蝴蝶、蜜蜂、家蚕.
(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蟋蟀、蝗虫等.

解答 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毛毛虫是蝴蝶发育的幼虫阶段,蝴蝶是蝴蝶发育的成虫阶段.
所以“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出现了许多如图所示的“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外耳道、虹膜B.鼓膜、瞳孔C.耳蜗、视网膜D.咽鼓管、脉络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绿色植物.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
(2)若一段时间内,吃虫鸟的数量增加,则食草的昆虫的数量减少,之后吃虫鸟的数量又会下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个萝卜、2个马铃薯、3粒玉米、2粒黄豆、5个花生米、6个桃、7个西瓜、1个银杏果,上述共有多少个果实(  )
A.13个B.16个C.24个D.27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①当一只蚂蚁找到大量食物自己无法搬回时,便会回巢通知伙伴,在路上它会留下外激素,回巢后还会分泌外激素告知同伴去多少只比较合适.
②侦察蜂找到蜜源后会以舞蹈的形式通知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位.
③吼猴的叫声极为响亮,声音可以传到几千米以外,以警告其他群体不要靠近.
④某些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互相理毛择掉身上的寄生虫,用尾巴搅在一起等方式表示友好或巴结对方.
(1)①②③④中的四种通讯方式分别是分泌外激素、跳舞、吼叫和尾巴;
(2)下列对群体组织中的通讯联系描述正确的是C
A、群体成员分工明显,密切配合,不需联系
B、由雌性个体分泌的物质用来吸引雄性个体
C、通过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D、由群体中的最占优势者负责联系群体内不同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皮肤的功能包括(  )
①保护和调节体温②分泌和排泄③气体交换④感受外界刺激⑤吸收营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食物链哪条是正确的(  )
A.阳光→草→兔→狐狸B.草→狐狸→狼
C.草→昆虫→青蛙→蛇→鹰D.草→兔→狼→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辛西娅”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单细胞生物,科研人员现将“山羊支原体”的内部挖空,再向其中注入人工合成的一种名为“蕈(xún)状支原体”的DNA,最后新的支原体开始自我繁殖,成为“人造生命”.据此,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为判断“辛西娅”是生物的依据(  )
A.“辛西娅”体内有DNAB.“辛西娅”可以人工合成
C.“辛西娅”可以繁殖D.“辛西娅”是由“山羊支原体”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两处,分别填写什么最恰当?(  )
A.基因、蛋白质B.动物、植物C.叶绿体、线粒体D.细胞核、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