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 )
A.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B.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
C.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D.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 先天性行为和迁徙行为
C. 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
D. 学习行为和迁徙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生理原因是( )
A.小球具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D.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血液循环过程中,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A.肺动脉 B.心脏
C.肺部毛细血管 D.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下面以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为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有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赤松林,还有栎树、刺槐等1170多种植物,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昆嵛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这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依存。昆嵛山野生动植物多达2330多种,这些生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如图为昆嵛山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该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食物网中生物通过________ 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影响与依存。比如,松毛虫泛滥,会危害到赤松,但________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降低赤松林所受的危害。
(3)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原因。生物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须依靠环境生存,从而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该食物网中,能利用非生物环境中的简单物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食物网中的其它生物都通过食物链获得物质和能量,比如,鹰获得物质和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生物制造或获得的有机物最终都要被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其途径一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分解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在所有细胞内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包含一个基因
D.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 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 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 乙和肺泡的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环境能适应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