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使用目的是(  )
 实验名称所用试剂使用目的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碘液染色
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状
C维生素C的检验双缩脲检验是否有维生素C
D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A.AB.BC.CD.D

分析 1、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
3、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是维生素C的特性;
4、利用碘液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以检测淀粉是否存在.

解答 解:A、观察酵母菌临时装片;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故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所用碘液的目的是染色.故不符合题意;
B、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故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C有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特性,因此常用该溶液来测定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及比较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故符合题意;
D、碘液遇淀粉变蓝,所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用碘液是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表中关于疾病的分类和预防的归纳,正确的是(  )
编号疾病分类预防措施措施的作用
A脊髄灰质炎呼吸道传染病室内通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B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液传染病注射疫苗控制传染源
C细菌性痢疾消化道传染病保证饮食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D脚气病体表传染病服用维生素保护易感人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感染致死率极高,可达90%,截至目前,该疫情已造成超过2.5万人感染,超过1万多人死亡.
材料二: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健康人只有在接触了被感染对象的尸体或感染者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汗液、尿液、呕吐物或精液)后,才能感染上埃博拉病毒.
材料三: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感染期间,患者的脾脏、胸腺和淋巴结等部位有大量淋巴细胞凋亡,重症患者最后可因内脏和体表出血而死亡,人一旦发现被感染,就要及时隔离并接受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材料四:对于埃博拉病毒,至今仍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疫苗是对付病毒的有效手段,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制自2006年开始,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1)埃博拉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型生物,其结构简单,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主要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属于动物病毒.
(2)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属于接触传染,其感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抑制被感染者自身发生免疫反应,从而使感染者患病死亡.
(3)对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是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环节;在疫情发展期间,对来自疫区人员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禁止非疫区旅行者去疫区,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环节.
(4)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会为预防某种传染病的发生而接种相应的疫苗,那么,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这种免疫措施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海葵、水螅、涡虫、蚯蚓、涡牛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无脊椎B.身体呈两侧对称C.体表有角质层D.有口无肛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钟山英家大头菜美味可口,我们食用的地下部分属于营养器官(“营养”或“生殖”),大头菜属于双子叶植物(选“双子叶”或“单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学习光合作用知识时,老师布置学生课余完成“绿叶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学生就此做了如下设计:
(1)取三只玻璃杯(甲、乙、丙),在甲、乙两只玻璃杯里放入鲜嫩的枝条,丙不放.
(2)取一细管,分别向三个玻璃杯中吹起10多次,然后用玻璃片盖严杯子.
(3)将甲玻璃杯放置到黑暗的地方,乙丙两个玻璃杯置放在日光下.
(4)数小时后,用燃烧的蜡烛分别放进三个玻璃杯里,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请回答:
(1)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它们的变量分别是光照、植物.
(2)甲与丙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变量不唯一.
(3)向三个玻璃杯中吹气10多次的目的是向水中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4)根据学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你推断三个玻璃杯里蜡烛的燃烧情况是:在乙杯里能燃烧,在甲、丙杯里不能燃烧.
(5)如果蜡烛在三个玻璃杯里的燃烧情况与理论相符,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日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植物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结构完全相同
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
D.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发育成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植物的器官中,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具有的是(  )
A.B.C.D.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晓勤和阿谦去拿橘子吃,发现很多橘子都长了青霉.而用小保鲜袋分别包装的橘子都没长青霉,他们有了下面的对话,请你补充完整.
阿谦:早几天只有一只橘子上长了一点点青霉,早把它丢掉就好了.
晓勤:这个现象很像传染病哎!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长青霉的橘子就像传染源,好橘子就像易感人群.
阿谦:青霉就像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丢掉长青霉的橘子代表控制传染源,用保鲜袋包装新鲜橘子则代表切断传播途径.
晓勤:我们用橘子长青霉现象说明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就是老师说过的模拟实验法.
阿谦:青霉的孢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用橘子长青霉的现象不适合(填“适合”或“不适合”)说明细菌性痢疾的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