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不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是(  )
A.白化病B.心脏病C.色盲症D.苯丙酮尿症

分析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的特点,据此解答.

解答 解:ACD、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ACD不符合题意;  
B、心脏病也有遗传物质而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是遗传物质导致的,有些心脏病可能是由环境导致的,如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病,但后天导致的心脏病就不一定了.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染色体和DNA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①染色体  ②蛋白质  ③DNA
(2)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③(填序号),遗传物质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以上各部分一般均存在于细胞核内,其中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梅在探究了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后,画出如下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为避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对植物进行怎样的处理?暗处理一昼夜.之后,将一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纸片,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叶片经光照、摘下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和照光部的现象分别是:不变蓝;变蓝.
(2)图甲中A,B,C为植物叶片上发生的某些生理作用.其中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C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是B(填字母).
(3)图乙表示二氧化碳和光照对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可知,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两种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填甲或乙)表示的是植物细胞,原因是图中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细胞膜.
(3)种瓜得瓜是由④决定的.(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转基因超级鼠是因为体内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而使身体生长速度变快的.把一种生物的某一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使之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8.性染色体上有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下面是一个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1)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你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画一条线,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黑暗和明亮的两种环境.依次把20只鼠妇放在中线上,观察鼠妇的活动情况.重复做几次.
(4)实验结果是移向黑暗(盖上纸板)一侧的鼠妇多.
(5)实验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
(6)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鼠妇?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7)为什么不能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具有偶然性,误差较大.
(8)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
(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水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10多倍,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苗圃中,经常见到仙人掌长着蟹爪兰,这是运用了嫁接繁殖技术,其中仙人掌称为砧木,蟹爪兰称为接穗.如图所示,这种生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②图为枝接,①图为芽接.如苹果、桃树、冬枣等植物都是运用这种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2)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证了后代性状的稳定性.
(3)这种生殖方式操作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4)为了培育出“脱毒苗”,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组织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