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朗朗同学在检查身体时,医生在他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B.C.食道D.小肠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 解:A、口腔只能消化淀粉,可将部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蛋白质和脂肪均不能在口腔内消化,A不符合题意;
B、胃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消化蛋白质,在胃中蛋白质被初步消化为多肽,但胃不能消化脂肪,B符合题意;
C、食道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C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有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把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将蛋白质和多肽最终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知道: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对动物的意义是(  )
A.降低出生个体的数目B.使后代个体的体质增强
C.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增加后代个体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左侧所列的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哪一类,用线连接起来.

(2)请将细胞中下列结构与相应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高个子和胖子B.黄皮肤和蓝眼睛C.双眼皮和大眼睛D.有耳垂和无耳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1号试管不变色,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色.
结果分析:(2)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
(3)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清水对淀粉没有作用.
(4)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没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淀粉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
结论:(5)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就开始被消化.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6)实验中水温为37℃是因为37℃是模拟人的体温,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分别描述了哪些生物学现象?
①无心插柳柳成荫:生物能繁殖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够遗传
③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能够变异
④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物能够繁殖
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从受精到新生儿产出的大致过程,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写出相应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人的血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血小板;②是红细胞;③是白细胞.
(2)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呈红色、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3)当人体患急性炎症,化验血液时往往发现数量增多的是白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探究实验
鼠妇,也叫“潮虫”(见如图),属于节肢动物,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生活在陆地阴暗潮湿处,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处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下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你的实验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划一条线,再把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并进行观察.
(4)你的预期结果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土壤潮湿程度.
(6)实验后,对各小组的数据处理方法是取平均值,理由是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