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在制备蛇毒抗毒素时,把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免疫,抗原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体D.非特疫免疫,抗原

分析 (1)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 解:“在制备蛇毒抗毒素时,把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蛇毒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因此这一免疫反应是特异性免疫;所用的蛇毒属于抗原.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①为肺泡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内壁,B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可观察到红细胞在B中单行通过.
(2)图②为肾脏某部分结构图.当血液流经A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过滤到B肾小囊腔中.
(3)图③为叶表皮的细胞结构图,A为气孔,它是植物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B是保卫细胞,它能控制A的开合.
(4)图④为某哺乳动物心脏图,A血管名称为主动脉,B为心脏的左心室,C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医生给儿童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上叫抗原,儿童体内产生的抵抗该疫苗的物质叫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0]左心室的腔壁最厚.
(2)当⑩收缩时,其中的血液流入图中[⑥]主动脉.心脏收缩时所需要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
(3)血液从④到⑧的循环途径是④→[⑦]→肺[②]→⑧,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由静脉血血变成动脉血 血,这个变化发生在肺部毛细血管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有的同学看到有关报道说,克隆羊多莉已经寿终正寝,比普通的羊的寿命短,你对此的看法是(  )
A.很正常,动物都会生老病死
B.不正常说明克隆羊研究彻底失败了
C.有关克隆动物的研究应尽快停止
D.关于克隆动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验证“绿色植物的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①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的淀粉运走消耗;
②叶片的遮光与未遮光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③实验中酒精放在水浴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引燃酒精;
④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脱色(溶解叶绿素);
⑤实验最后的现象是未遮光的叶片变成蓝色,原因是碘遇淀粉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法布尔对昆虫研究主要使用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描述法D.文献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我国的珍稀植物中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
A.银杉B.珙桐C.苏铁D.银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先合作用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水绵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本题,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绵里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水绵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
(2)好氧细菌向水绵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说明该部位有氧气.
(3)在水绵被光照射的部位滴加碘液检测,结果该部位呈蓝色,说明有淀粉的生成.
(4)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5)有人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你认为呢?请至少写出两点理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理由: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②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