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B.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动物体

C. 组织→器官→细胞→系统→动物体

D. 细胞→器官→组织→动物体

【答案】A

【解析】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序号填写在相关问题之后

(1)涡虫比珊瑚虫高等之处:_____

(2)蛔虫比涡虫高等之处:______

(3)蜥蜴比青蛙高等之处:______

(4)家兔比家鸽高等之处:______

①有口有肛门 ②身体呈两侧对称 ③胎生、哺乳 ④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 )
A.后肢粗壮
B.奔跑飞快
C.脑容量增加
D.群居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自然界中,我们看到植物的叶片大部分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植物叶片内含有叶绿素.我们也看见过这样的现象:如果把植物放在不见天日的黑暗处,植物的叶片就不会变成绿色,而是变成黄白色,那么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的形成和太阳光有关吗?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设计了如下方案.

[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光照可能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实施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小麦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1)表格中乙组缺少的环境条件是__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

(3)上述甲乙两组,作为实验的对照组的是__组;

(4)实验材料选择的是20株小麦幼苗,而不是1株做实验,其目的是__

(5)如果该假设成立的话,那么甲乙组实验的预期结果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打造绿色城市,建造和谐社会。是人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在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 ℃;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 ℃;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 ℃;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 ℃;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对照组是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探宄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静置两分钟,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在此实验中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的目的是_________

(4)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做了5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

(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昆虫少,无翅或残翅昆虫却很多。其原因错误的是( )
A.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长翅昆虫大量迁出
C.长翅昆虫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D.无翅或残翅昆虫不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是构成生命大厦的基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细胞是如何构成生物体,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多细胞生物大多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 产生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等,构成完整的生物体。

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细胞内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细胞生活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自身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都要经过 ,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3)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其场所是

。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植物叶片细胞中的 ,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指挥和控制下进行,其内的DNA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 ,包含了指导生物发育和遗传、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5)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多细胞生物每个细胞都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这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