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对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幼儿服用糖丸、对幼儿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计划免疫.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而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叫传染源.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计划免疫的目的是有计划地给人注射或口服疫苗,使人在不得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该种病原体有抵抗作用.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增强了易感人群的抵抗能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所以这一手段是属于防治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环境 | 室外 | 室内0.33人/m2 | 室内0.77人/m2 |
二氧化碳含量 | 0.002 | 0.0025 | 0.0032 |
环境 | 室外 | 封闭40分钟 | 封闭90分钟 |
二氧化碳含量 | 0.002 | 0.0032 | 0.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②③④⑤构成种子的胚,是新植株的幼体 | |
B. | ②中淀粉含量最高,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 |
C. | 萌发时③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株的茎和叶 | |
D. | 种子萌发后,④逐渐萎缩、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针刺、茎是肥厚的肉质茎,充分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 |
B. | 某种激素分泌不足可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 | |
C. | 银杏的果实因为其果皮是白色的,所以叫“白果”,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 |
D. | 某男同学患红绿色盲,可以推测他的父亲或母亲一定是红绿色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排骨汤 | B. | 牛奶 | C. | 素炒豆角 | D. | 小米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产生语言,能更好交流合作 | B. | 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 ||
C. | 逐渐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 D. | 使用火,营养成分单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