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水中嬉戏的鸭群 D.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B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所以遇到敌害时并不是把首领保护起来,另外蜜蜂群体中也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所以在题目中的动物有鼠妇、鸭子和家蚕等动物不具有具有社群行为,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的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21)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该生物技术属于

A.仿生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20)(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是先天性行为 是学习行为

由遗传因素决定由环境因素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1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1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玉树地震中,许多建筑遭受很大的破坏,有一女婴被困在废墟中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中,他体内消耗最明显的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皮下脂肪 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19)(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18)(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 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 循环再回到心脏的 、左心室,最后进入 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 作用形成原尿,在 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 。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18)(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试卷(17)(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A.娃娃鱼 B.鲍鱼 C.黄鳝 D.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