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我们在剥橘子时,会看到橘子皮上有许多丝络,这些丝络属于(  )
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

分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 解: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是植物的基本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柑橘的食用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属于营养组织.其上的丝络属于输导组织.
故选:B

点评 植物的组织及功能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动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
B.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D.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表
装置
场所黑暗中黑暗中日光下日光下
温度23232323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含有一定水分)干燥潮湿(含有一定水分)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230240
请你根据如表中的情况分析作答:
(1)该实验小组同学实验的目的是想同时探究光照和水分两个变量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比较这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豌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根据甲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
(4)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变量不唯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会危机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鳍,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鲨鱼属于鱼.下列动物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A.海马   B.海豚   C.海龟   D.海葵
(4)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鳍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种类(基因)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5)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不购买、不食用鱼翅、进行保护鲨鱼的宣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每天早餐都可以在食堂吃到松软的馒头或面包,是下列哪种微生物的作用?(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旅游时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他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植物,另一面没有生长苔藓植物,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生长苔藓植物的一面是(  )
A.B.C.西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蜗牛和鲍鱼都是软体动物
B.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绝大多数软体动物的运动速度较慢,乌贼是软体动物运动速度也慢
D.珍珠是由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刺激下分泌珍珠质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字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古道西风瘦马  D.两只黄鹂鸣翠柳  E.春蚕到死丝方尽 F.海阔凭鱼跃
(1)如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表:

①B;②E;③C.
(2)在A诗句中描写的动物体温恒定
A、C和D   B、E和D   C、C和F   D、E和F
(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诗句F中的动物的是C.
A、中华鲟 B、海马 C、鲸鱼 D、鲨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我国的森林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