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可以被人直接吸收
B.蛋白质被人消化为氨基酸被人体直接吸收
C.蛋白质可以直接被人的胃吸收
D.蛋白质可以直接被人的小肠吸收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道内在各种酶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如图所示:

解答 解: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有机物,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胃、小肠内消化为氨基酸才可以吸收.
故选:B

点评 掌握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东台第四教育联盟七年级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从婴儿到青少年,个子长高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

A.经常喝牛奶 B.父母的养育

C.参加体育锻炼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里的粟和子主要指的是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图是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玉米和(图三)菜豆种子在萌发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图三)中结构[1]表示玉米的果皮和种皮,因而准确地说,玉米的子粒是果实.果实是由(图一)雌蕊中的[5]子房发育而成的;菜豆的种子则是由(图一)雌蕊中的[6]胚珠发育成的.
(3)从开花到结果需要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分别是传粉和受精.
(4)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酒后,切面上遇碘酒变蓝的结构是图三中的[2]胚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分析回答问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人们做事时常常顾此失彼.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乌旗牧区,“草肥水美”.牧民们世代在这里居住和放牧.在1960年以前的草原上还生存有狐狸、狼、野驴等动物.牧民为了不让狐狸、狼等把小羊羔吃掉,连续几年捕杀狐狸、狼.1980年以后,狐狸和狼在这一地区最终消失了.人们发现成群的野驴也看不到了.但人们更加吃惊的发现原来美丽的草原也渐渐失去了绿色,有的地方暴露出了一块一块黄沙地.1985年后,国际上羊绒毛的价格一路上扬,牧民们放牧了大量的羊群.通过卖羊绒毛,增加了收入.虽然生活条件得了到改善,但是到了1995年的时候,在牧区的人们被迫搬家离了世代居住开草原,把家园让给了沙漠!
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你依据这一生态情景,分别将黄雀、柳树、螳螂、蝉,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柳树→蝉→螳螂→黄雀.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运输和流动的.
②1960年前东乌旗牧区的生态处于什么状态?成群的野驴虽然不是人们捕杀的对象,为什么也会消失?
③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在我国云南省众多的高原湖泊生存的鱼类中,最为著名的土著鱼种有四种:星云湖的大头鱼,抚仙湖的抗浪鱼,滇池的金线鱼,洱海的弓鱼.抗浪鱼属鲤鱼科,是抚仙湖特有的鱼类,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近10年来抗浪鱼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年产量从60年代的500吨,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1吨,濒临灭绝.抗浪鱼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①捕捞强度不断增大和管理不善.②1980年代中期以后放养银鱼,由于银鱼的生物侵入,与抗浪鱼食性相似和活动空间重叠产生了种间竞争关系,使抗浪鱼幼鱼大量死亡.而且在1960年代引进四大家鱼时带进的一些小型非经济鱼类如麦穗鱼、虾鲋,专吃土著鱼类的鱼卵.③环境变迁的影响.环湖区域内森林植被遭大量砍伐,湖泊周围山坡许多地方的植被破坏殆尽,山地岩石裸露,一方面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增加入湖口区泥沙沉积,另一方面湖区蒸发量加大,地下水水位下降,山泉水量减少,使抗浪鱼的繁殖受到一定的影响.
①造成抗浪鱼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捕捞强度不断增大和管理不善.1980年代中期以后银鱼的侵入.自然环境变迁.麦穗鱼、虾鲋专吃土著鱼类的鱼卵等造成抗浪鱼产量下降.
②抗浪鱼、银鱼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者,但两者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③原来抚仙湖里没有银鱼,现在有银鱼的出现,这也是导致土著鱼“抗浪鱼”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这种
现象叫做“生物入侵”.
④你认为如何保护这特有的种类--抗浪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北京大学孟津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细菌各部分结构和名称。

1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6_________

(2)[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的特征说明细菌属于__________生物。

从细菌的结构中可以看出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江西省遂川县有一条宽约40公里、长约30公里的候鸟通道,经有关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年有167种鸟经这里迁徙,日前已被确认为是我国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鸟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虎”,是2014年的年度字,下列是有关的两则资料,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资料一:2014年,7月25日中午11点40分,桦南林业地区公安局接到群众报案称自家放养的黄牛被野生东北虎咬伤致死,黄牛的主人在黄牛尸体附近发现大量“梅花”状野兽足印.因为现场前一天刚刚下过雨,地面比较松软,“梅花”状脚印清晰度很高.经桦南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工作人员对足迹分析比对后判定,这是一只成年野生东北虎的足迹.
(1)根据上述材料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草→黄牛→东北虎.
资料二: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4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真正野生东北虎仅400头左右.东北虎体色随季节而变化,夏毛是棕黄色,冬毛是淡黄色.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这个字,故有“森林之王”和“百兽之王”之美称.东北虎的孕期为103天左右,每次产2~4只幼崽,两三年才进行一次繁殖,寿命15~17年,最高为20年.
(1)结合材料,列举东北虎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夏毛是棕黄色,冬毛是淡黄色.东北虎额头上的“王”的性状特征是由基因决定.
(2)东北虎的属于哺乳类动物(选填“爬行类”、“哺乳类”),该类动物的体温特征和生殖方式是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3)东北虎已经是濒危动物,如何保护东北虎,你的建议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东北虎的栖息地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生物的分类上,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  )
A.病毒B.原核生物C.真菌D.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