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做过“鹅颈瓶”实验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吧!他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以下材料是他对狂犬病进行研究的过程,请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巴斯德和助理们,冒着危险采集狂犬的唾液,然后注射到健康犬只的脑中,健康的犬只果然马上发病死亡,历经过数次的动物实验,巴斯德推论出狂犬病病毒应该都集中于神经系统,因此他大胆地从病死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他发现,没有经过干燥的脊髓,是极为致命的,如果将脊髓研磨后将其和蒸馏水混合,注入健康的犬只甲体内,甲狗必死无疑;相反的,将干燥后脊髓和蒸馏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上,却都神奇的活了下来.巴斯德于是推断干燥后脊髓的病毒已经死了,至少已经非常微弱,因此他把干燥的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乙犬只脑中,再让打过疫苗的乙狗,接触致命的病毒,经过反复实验后,接种疫苗的乙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了,巴斯德高兴的宣布狂犬疫苗研发成功!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生的神经组成.
(2)材料中指出“得狂犬病死亡的兔子年轻脊髓未经干燥时是致命的,但干燥后脊髓中的病毒已经死亡或者非常微弱了”,从病毒的生存方式来看,对此做出的合理解释是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
(3)甲狗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了对照的作用.
(4)疫苗进入乙狗体内后,相当于一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的特殊蛋白质,从而消除病原体,这是狗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
(5)现代医学实践表明:对于创伤深广严重者,除要按要求注射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才能有效防治狂犬病,以上防治措施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是一种抗体.
(6)为了进一步防治狂犬病,我市大力整治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的控制传染源.

分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2)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4)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解:(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根据材料可知,甲狗在实验过程中起到了对照的作用.
(4)病原体入侵到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疫苗进入乙狗体内后,相当于一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的特殊蛋白质,从而消除病原体,这是狗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
(5)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6)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进一步防治狂犬病,我市大力整治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的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1)脑;
(2)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中;
(3)对照;
(4)抗原;淋巴;三;
(5)抗体;
(6)控制传染源.

点评 对于传染病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根据输血原则,如果B型血的人需要输血,最好输(  )
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为人体各系统器官联系示意图:

(1)A代表的器官是皮肤.
(2)B代表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完成本系统功能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3)C1和C2相比,C2氧气气体较少,D2是静脉血.
(4)E1和E2相比,E2中的尿素较少,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既能把分泌液排到循环系统又能排到B中的器官是②(填选项序号).
①肝脏    ②胰脏
(6)由如图可知,循环系统把其它系统、器官联系在一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是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B.如图甲所示的操作中,每30次心脏挤压,需做2次人工呼吸
C.乙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
D.某人a处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图乙所示的位置止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
注射剂剂量注射方法检测方法
每kg体重注射10mg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请你回答: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或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没有影响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B.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实验结果如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能(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较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面能正确表示人体听觉形成过程的是(  )
A.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
B.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
C.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耳蜗(听觉细胞)→大脑的听觉中枢
D.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大地震,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面前,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后,灾区随时可能爆发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疫情,这些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属于病原体(“病原体”或“传染源”),当人体被感染后就成了传染源(“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其目的是控制传染源;此外还应对水库、厕所、帐篷等场所喷洒消毒药物,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3)给灾民注射乙脑、麻疹、甲肝等疫苗,这一措施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讲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4)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那么你认为皮肤的防御功能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的爷爷进行体检,血压是18.9/13kpa,那么他的收缩压是18.9kpa.根据体检的血压值,小明的爷爷是高血压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