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2)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45
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搅拌搅拌
温度37℃0℃100℃
加入碘液     
①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②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③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实验时间不足,淀粉没有充分分解成麦芽糖,剩余淀粉遇碘变蓝色.(写出一种即可).

分析 图中表示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横坐标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纵坐标表示食物的消化程度;淀粉是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所以曲线乙是淀粉的消化;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所以曲线丙是蛋白质的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所以曲线甲是脂肪的消化图2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来验证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解答 解:(1)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分析图可知,乙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2)①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②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③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
故答案为:(1)蛋白质 氨基酸
(2)①1和3
②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③实验时间不足,淀粉没有充分分解成麦芽糖,剩余淀粉遇碘变蓝色.

点评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结束小肠,脂肪的消化开始小肠.记住三大营养物质的起始消化部位和最终消化部位是正确识图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名扬同学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老师批评他,名扬同学听到后脸发红,在此反射中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  )
A.鼓膜、耳蜗B.耳蜗 肾上腺C.听小骨 性腺D.肾上腺 肾上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小肠,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E、F表示某器官内毛细血管网,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
(1)血液由C流出,到达[E]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变成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流回心脏的[B]左心房,完成了血液循环中的肺循环.
(2)某病人在臀部注射药物,则药物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3)心脏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D],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心脏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而不会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A、B、C、D表示消化道部位).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
B.Y代表脂肪,在D部位彻底消化
C.C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
D.D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1月底统计,美洲、非洲等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染病,蔓延迅速.这是一种主要通过蚊虫(伊蚊)进行传播的寨卡病毒引起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寨卡病毒的最大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
B.伊蚊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降低蚊媒疾病传播风险的原理是切断传播途径
D.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于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请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近年来,雾霾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前央视主持人--柴静主导拍摄的《穹顶之下》更是引起全社会关于大气污染问题的热议.在雾霾密布的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结核杆菌、病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空气中的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而PM2.5大约有2/3来自燃煤和燃油.
资料二:“二手烟”威胁健康,而“三手烟”更是难以远离的“伤”.通过实验检测,吸完一支烟后滞留在毛衣上的尼古丁含量有16微克,足以使小白鼠致死.另有研究表明,尼古丁遇到亚硝酸会形成亚硝胺(一种强烈致癌物).
(1)分析资料一,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雾霾属于肺结核流行中的传播途径.为预防结核病,医生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特异性(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分析资料二,烟雾中的尼古丁易与泡菜等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结合形成的致癌物,请你谈谈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导致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答出1点即可).
(3)结合资料一、二,请你谈谈减轻大气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答出2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每年学校都举行运动会,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迅速起跑,这属于复杂反射,完成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内耳中的耳蜗.
(2)举重运动员在垂直提起杠铃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3)篮球比赛进入加时赛后,运动员处于亢奋状态,大脑皮层特别兴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
(4)激烈运动时,运动员呼吸加深加快,会使更多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最终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的物质;①、②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进入B是依靠扩散作用完成的;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2)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吸收,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填器官名称)
(3)若E为泌尿系统,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d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E系统形成尿液过程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填生理过程)有局限性
(4)在一次抗洪救灾中,某武警战士腿部受伤,鲜红色的血液喷射而出,为防止流血过多医生迅速在伤口近心端(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
(5)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A、B、C、D等各个系统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