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煤炭、石油等是由现代的动植物遗体或残骸变成的
B. 绿色植物可以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 绿色植物可以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 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国庆期间,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引发热议。青岛大虾也是普普通通的海产品,38元一只不过是不良商家的虚高价格。其实青岛海产品不止青岛大虾,像各种海鱼、鲍鱼、海参、海蜇、蛤蜊等等,应有尽有。下列对青岛海产品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青岛大虾的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用鳃呼吸
B. 青岛大虾的体外有外骨骼,触角和足分节
C. 海蜇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 青岛海鱼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青岛大虾、海蜇、海参体内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哺乳动物之间可通过飞沫传播。请回答: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_;给禽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效果并不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
(2)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禽流感,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
(3)为验证一种新药对H7N9禽流感的疗效,实验者给感染动物甲注射了新药,给另外一种感染动物乙注射等剂量的常规药剂。写出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生物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法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有步骤的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B. 观察法是有目的的通过感官在特定条件下对生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验证科学结论
C. 调查法是为达设想的目的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结论
D. 测量法是用尺子等测量工具对生物体的长度速度等进行测量后用数据做出量化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下列关于诗句中黄鹂和柳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构成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根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
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和叶被称为营养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诗歌来自于对生物长期观察和领悟的智慧结晶,既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又寓意深刻.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请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蛙、春蚕、燕子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
(2)“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诗人对蚕的误解,此时的蚕正处于生殖发育过程中的___期.
(3)“听取蛙声一片”,对青蛙而言,鸣叫意义在于? _______(选填“求偶”或“觅食”),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发育.
(4)“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需要筑巢孵化才能使胚胎继续发育,这是由于外界的温度______胚胎发育所需温度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生育孩子不容易,许多母亲在怀孕初期会有强烈的妊娠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晕等;怀孕期间,母亲通过脐带和???????? 为腹中胎儿提供养料和排出废物,身体负担大大加重。而养育孩子则更不容易,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父母,孝顺父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昆虫生产卵的数目有很大差异,一般1只雌虫一生可产卵几十至几百粒,1只蜜蜂的蜂后1天可产卵2000—3000粒,蚜虫由于有孤雌生殖的繁殖方式,所以繁殖力很强。产卵最多的昆虫是大百蚁后,每天可产卵4000粒。产卵较少的如虱,一生只能产几十只卵,蚊子一般一生可以产卵3~4次,最多为7次,每次产卵几百粒。苍蝇每次产卵也常有20~300个。成堆产卵的昆虫,一次交配后可以产卵几次。
(1)昆虫大量产卵有什么意义? _______
(2)那些有害昆虫大量产卵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