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模拟生物圈建造了“生物圈Ⅱ号”实验基地,几位科学家在里面生活、工作,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后来实验宣布失败。分析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引进的生物主要是生产者,而动物的种类和数目都较少,尤其是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由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减少,植物很少被动物取食,使物质循环受阻。

“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角度分析,给你怎样的启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  )
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C.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D.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埃博拉疫情2013年12月在几内亚爆发,截止到2015年3月29日,全球9个国家已有超过24000人感染,其中1万多人死亡.中国医疗队为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60%的治愈率远远高于美、德等国在当地开设的医院.下列四幅图中,与埃博拉病原体结构最相近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可用于描述人体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

(1)若此图用于表示肺循环,当A为肺、B为心脏时,则血管①中的血液为动脉血(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若此图用于表示肺通气的过程,当A表示空气、B为肺泡时,则①(吸气)和②(呼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3)若此图用于表示红细胞运载氧气的过程,当A表示血浆、B为红细胞时,经过①过程后的氧气大多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
(4)若A为肾脏内所有血管组成的血管网,B为肾小囊、肾小管组成的运输原尿、尿液的管道网,当①为滤过作用时,则②为重吸收作用.
(5)若A为神经系统,B为甲状腺,当①表示神经调节的过程时,则②可表示激素调节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人体内三种血管之间血液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能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其动力来自心脏;
(2)如果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②以后,血液中氧气(气体)会显著增多,血管②中的血液汇集到血管③中后流回到左心房;
(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细胞是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答〔 〕

A.采集同一环境中的标本,在不同环境中培养;

B.分别采集两种环境中的标本;

C.设置对照,且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D.设置对照,并在两种环境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细菌和真菌生存条件 、适宜的 ,还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昆虫中,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蜻蜓、蝴蝶 B.蝗虫、蟋蟀

C.蜜蜂、白蚁 D.苍蝇、蚊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中,有“鸽子树”和“植物界中的熊猫”之称的依次是(  )
A.珙桐、银杏B.珙桐、银杉C.珙桐、水杉D.银杉、银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