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皮肤和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和 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答案】粘膜 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解析】
试题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属于第一道防线,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属于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所有抵抗作用,没有选择性,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属于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选择性,每一种疫苗只能对相应的疾病有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疾病没有免疫保护作用,这种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可以自然获得,也可以通过计划免疫获得。因此,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被子植物的一生首先要经历的是种子萌发。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呢?小米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容 | ① | ② | ③ | ④ |
处理方式 | 10粒种子,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不洒水,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然后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洒入少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
放置环境 | 25℃、有光 | 25℃、有光 | 25℃、有光 | 4℃、有光 |
实验结果 | 种子萌发 | ? | 种子不萌发 | 种子不萌发 |
(1)根据实验处理,预测②号瓶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①号瓶和③号瓶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探究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应该选①号瓶和__________号瓶作为对照。③号和④号瓶________(能/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小米还要探究玉米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要设置⑤号瓶,⑤号瓶应放置在____的环境中,其他处理方式与_____________号瓶相同.
(3)玉米种子萌发时,其幼苗的茎和叶是种子内的___________发育成的。
(4)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还需具备自身条件,如种子内的__________是完整的,且具有活力的。
(5)在农业生产上,为了保证苗齐苗全,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大雁南飞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D. 秋风扫落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业生产中,下列措施与其依据(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 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幼苗的蒸腾作用
C. 白天为甜瓜棚补充CO2--增强甜瓜的光合作用
D. 早春播种覆盖塑料薄膜--提高温度,利于萌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 鼠妇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半侧 | 20只 | 明亮 | 15℃ | 适宜 |
纸盒右半侧 | 20只 | 阴暗 | 30℃ | 适宜 |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都改为1只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湿度应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稻田养殖小龙虾是潜江地区的农业特色。以下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水稻的生长只受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 稻田中的龙虾与水稻是分隔开的,彼此之间互不影响
C. 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体现了两者是竞争关系
D. 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健康与保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健康就是肌肉发达、强健有力,没伤没病
B. 药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合理使用
C. 吸烟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酗酒会增加患癌风险
D.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有效避免脑细胞坏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