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所示是某地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成分简图(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将其初步发酵后作为添加饲料养猪,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请分析下图,并按题目序号选择合适的选项。
(1)构成此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所属成分分别是
[     ]
A.猪、消费者  
B.蝇(蛆)、分解者    
C.人、管理者    
D.农作物、生产者
(2)建立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鸡的产蛋量  
B.提高农作物对于光能的利用效率  
C.充分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D.增加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供给总量,并使之百分之百流向下一环节
(3)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为农作物所利用。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及其分解有机物的方式依次为  
[     ]
A.消费者、呼吸作用    
B.分解者、分解作用  
C.生产者、光合作用    
D.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蒸腾作用
(4)为了减少害虫对于农业产量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____在人体中富集。  
[     ]
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    
D.皮肤接触
(1)D  
(2)C  
(3)B  
(4)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2003年11月广东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短短几个月内,“非典”迅速肆虐广州、北京等地,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五千多人感染,三百四十多人死亡,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材料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即SARS)引起的.其传播特点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病;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材料二:解放军302医院退休教授姜素椿,不顾年老体弱,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第一线,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患病后,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痊愈后“非典”患者的血清,最后战胜病魔,康复出院,为救治“非典”病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三:据专家分析,SARS病毒很可能是从一些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在某些地区,有人不顾国家法令、法规,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一些餐馆甚至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做成菜肴,送上餐桌.
(1)由材料一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特点可知,该病是一种
呼吸道
呼吸道
传染病;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这些措施是为了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
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3)联系当前我国的“非典”疫情,从保护动物,关注人类健康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所述事实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台州)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重,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木桶里土壤的质量明显减少
木桶里土壤的质量明显减少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绿色植物能够为小鼠的呼吸提供氧气
绿色植物能够为小鼠的呼吸提供氧气

(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
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夏天,河南商城县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八爪小虫咬伤后不治身亡。蜱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如图)。

材料二  河南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患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河南省卫生厅表示,下一步将加大防治知识培训力度,提高诊断、救治水平;加强疫情监测,对病例要早发现、早报告 、早诊断、早治疗……

材料三  经血液检测证实患者感染的是布尼亚病毒。布尼亚病毒原本在中国就有,但由于这是一种不常见的病毒,因此没有特效药,临床主要以使用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为主。此外,还要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达到抵抗病毒的功效。

(1)根据以上资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种疾病病原体是____________,蜱是这种疾病的__________。

(2)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看,“对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属于____________。“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属于____________。

(3)大多数患者通过及时治疗,获得了对该病毒的免疫力,恢复了健康,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布尼亚病毒属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2003年11月广东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短短几个月内,“非典”迅速肆虐广州、北京等地,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五千多人感染,三百四十多人死亡,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材料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即SARS)引起的。其传播特点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病;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材料二:解放军302医院退休教授姜素椿,不顾年老体弱,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第一线,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患病后,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痊愈后“非典”患者的血清,最后战胜病魔,康复出院,为救治“非典”病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三:据专家分析,SARS病毒很可能是从一些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在某些地区,有人不顾国家法令、法规,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一些餐馆甚至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做成菜肴,送上餐桌。

(1)由材料一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特点可知,该病是一种________传染病;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这些措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________

(3)联系当前我国的“非典”疫情,从保护动物,关注人类健康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所述事实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台州卷)生物 题型:探究题

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重,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
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________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