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在探究”蛆是从哪来的?“这样一个问题是,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组别 处理 结果
 A 腐肉+苍蝇 腐肉上出现蛆
 B 腐肉(用布盖上) 腐肉上没有蛆
(1)A组实验与B组实验相比较,说明腐肉本身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蛆.
(2)在本实验中,该组同学所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是对照实验法,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控制只有1变量.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如:蛆是腐肉变来的吗?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解:(1)用布盖上的腐肉里没有蛆和苍蝇产生,那些敞口的、苍蝇能自由出入的腐上都长出了蛆.说明蛆是由苍蝇产生的,腐肉是不能生蛆的.
(2)实验变量只有一个:苍蝇.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更令人信服.
故答案为:(1)不能;
(2)对照;1.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掌握实验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玉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后,判断这个细胞是植物细胞.她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
A.有细胞壁、细胞膜B.有细胞膜、细胞质C.有细胞壁、叶绿体D.有细胞质、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把刻有“b”的载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A.bB.pC.dD.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下列生物现象与对应的特征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既能在水中游泳又能够在陆上爬行的动物是(  )
A.企鹅B.海马C.海龟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图乙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丙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最顶层食物的主要成分的消化过程是图甲中Ⅲ曲线(填Ⅰ、Ⅱ或Ⅲ).
(2)图乙中的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丙中消化道的[2]口腔开始消化.
(3)图乙中最底层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图丙中的[8]小肠.
(4)在消化系统中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图丙中的[6]肝脏,它对脂肪的消化方式属于物理性消化(选“物理性消化”或“化学性消化”).
(5)图丙中,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外消化腺是[5]胰腺.
(6)“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并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用具:2个盛有等量水的鱼缸、健康鲫鱼若干、BTB(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滴管等.
(2)实验步骤:取甲乙两只大烧杯,分别注入等量清水,各自滴入数滴BTB,是溶液呈现蓝色,把健康小鱼放在甲杯中,30分钟后注意观察两烧杯中水色的变化.
(3)实验现象:甲烧杯的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乙烧杯溶液无变化
(4)实验结论: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身体辐射对称的结构便于感知周围环境各个方向的刺激,从而可以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及防御,因此这类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身体两侧对称的动物更强.×(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