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某小组同学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管(其内的物质已进行充分的搅拌)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大约10分钟后取出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2号试管内的物质A为__________________。
(2)滴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他们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为:
1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该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若要继续探究舌的搅拌及牙齿的咀嚼作用,需增加3号试管与______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3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另一组同学按同样的步骤操作,却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两个试管内物质均呈现出了与本组2号试管内物质相同的颜色。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
(7)根据“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这个探究实验,分析馒头在口腔中长时间咀嚼会变甜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清水;
(2)淀粉遇碘变蓝,形成对照;
(3)不变蓝;变蓝;
(4)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5)1;馒头块;
(6)馒头碎屑与唾液未充分混合;
(7)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解析】
试题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2号试管内的物质A为清水;
(2)滴碘液的目的是,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
(3)1号试管所用的实验材料是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充分消化淀粉,将淀粉全部转化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所用的实验材料是清水,搅拌,清水中不含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
(4)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5)若要继续探究舌的搅拌及牙齿的咀嚼作用,需增加3号试管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3号试管内的实验材料应为馒头块;
(6)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试管保温时间不够,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
(7)馒头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我们细嚼馒头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内酵母菌正在进行某种生理过程,你认为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A. 酵母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B. 酵母菌在恶劣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C. 苹果汁是酵母菌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D. 酵母菌的发酵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如图所示实验: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1)一段时间后,可看到_____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
(2)本实验设置甲、乙两瓶,形成了一组__实验。
(3)人体吸入的气体,在肺部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____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 段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B. 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 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昆虫的种类多样,牛有奶牛和耕牛之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分别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C.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D.分别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