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尝试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1)从1处泵入的气体成分是模拟____________,与现在地球上大气相比缺少了_________。
(2)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____________,为其提供能量。
(3)搜集到的证据:沉积在3中有多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4)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_________________物质合成构成生命的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答案】 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无机小分子
【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1)美国青年学者用如图的实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装置中的1处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
(2)正负电机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里的闪电。
(4)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 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状态
B. 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乙都表示呼气状态
C. 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丙都表示呼气状态
D. 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丙都表示吸气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兴趣小组成员为了验证“在不同状态下呼吸情况不同”这一结论,进行了体验式学习,他们测得阿文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画出了以下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A状态下,阿文的呼吸频率是________次/分,曲线B状态下,阿文每次呼吸过程中换气达到________毫升,通过亲身体验和测量,他们发现:从平静状态到剧烈运动状态,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________;
(2)在肺容量增大时,膈肌的状态为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3)在曲线的最低处,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大气压(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组织构成,心脏壁最厚的腔是___,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能完整表示出的是_______循环,该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__。
(2)在心脏①与②、③与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__________→动脉。
(3)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________时,血液中的氧气将会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血液变为___________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转动目镜,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 )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目镜上 D.物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B.正常人体细胞内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C.近亲结婚能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
D.先天愚型是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 李明同学采取了如下急救措施,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流通的场所
B. 让被救者侧卧、 头后仰
C. 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D. 捏住被救者鼻孔, 口对口用力吹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