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组对照实验:
将两支同样长的蜡烛点燃,放入两个同样大小的密闭装置中,其中一个装置中有一盆绿色植物。几小时后观察出现什么现象,试分析原因:
结果:甲中的蜡烛 。
乙中的蜡烛 。
原 因 。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试管 | 物质 | 温度 | 时间 | 碘液 | 现象 | |||||||||||||||||||||||||||||||||||
A | 馒头碎屑+清水 | 37℃ | 3分钟 | 加 | ? | |||||||||||||||||||||||||||||||||||
B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1分钟 | 加 | 变蓝 | |||||||||||||||||||||||||||||||||||
C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2分钟 | 加 | 部分变蓝 | |||||||||||||||||||||||||||||||||||
D | 馒头碎屑+唾液 | 37℃ | 3分钟 | 加 | 不变蓝(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变蓝色 变蓝色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么?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么?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 B B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分析有关问题:
A试管滴加碘液后 部分变蓝色 部分变蓝色 ,为什么?唾液与馒头块中的淀粉接触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 唾液与馒头块中的淀粉接触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 B试管滴加碘液后 变蓝色 变蓝色 ,为什么?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 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 C试管滴加碘液后 不变蓝色 不变蓝色 ,为什么?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了 馒头中的淀粉被分解了 (2)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不是 不是 ,为什么?变量不唯一 变量不唯一 (3)A和C的实验变量是: 牙齿的咀嚼 牙齿的咀嚼 (4)为什么要将三只试管放入37°温水中? 模拟口腔内的温度 模拟口腔内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面是一组有关生物学实验的问题,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试试看. (1)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活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单位:个) ![]()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去脱叶片中的叶绿素,未能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原因是 小烧杯内应该盛酒精、大烧杯内应盛清水,叶绿素只能溶解到酒精中而不溶于水 小烧杯内应该盛酒精、大烧杯内应盛清水,叶绿素只能溶解到酒精中而不溶于水 .![]() (3)背景资料:下图是小宝同学做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试验装置图,该装置放在25℃的环境中,1、2、3号种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将1、2、3号种子所得到的萌发条件展示出来.(“√”表示能得到,“×”表示不能得到)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 ![]() ①该装置中,2号种子所做的实验起对照作用.其中1、2号种子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水分 水分 . 2、3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它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充足的氧气(或空气) .②经过一次实验,小宝发现只有2号种子会萌发,于是他就得出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请问,要得到这样的结论,该探究实验必须做哪两处修改? a 要设计多次实验(或重复组,采用较多的种子) 要设计多次实验(或重复组,采用较多的种子) b 要把“温度”作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要把“温度”作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可以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低温或高温下,另一组放在 常温 常温 下,如果改为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则我们应该把一组实验装置放在干燥下,另一组放在正常湿度 湿度 下.两组实验其它的条件应该完全相同且不能影响霉菌的正常生活.下面是小红同学做“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设计的表格,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问题: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假设:水分影响霉菌的生活. 实验过程:见表格内容. 已知A、B是一组对照实验,据此信息请你在表中填出B环境中的试验预测和试验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