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2)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烧杯中,15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并回答:
①刘明提出的问题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
②他作出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③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淀粉酶,实验中乙试管为对照组.
④观察到的现象是甲试管中没有变蓝,说明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 解:②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他作出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③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淀粉酶,实验中乙试管为对照组.
④甲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乙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甲试管中没有变蓝,说明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故答案为: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③唾液淀粉酶;乙
④甲;麦芽糖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鸟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3]和图(二)中[7]的结构名称是卵黄.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2)图(二)中[6]是由图(一)中的[5]胚盘发育而来的,该结构与[3]卵黄和卵黄膜共同构成卵细胞.
(3)图(一)中[2]气室内充满空气,[5]胚盘内有控制鸟类性状的基因.
(4)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4]卵白.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这句是描写了鸟的哪些行为?占区行为、筑巢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任何一条血液循环系统均是从心室出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结构回到人体心脏的心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140粒黄豆种子中有98粒完全萌发,那它的发芽率是多少(  )
A.70%B.73%C.80%D.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我国大力推广食用加碘盐的目的是为了预防(  )
A.地方性甲状腺B.佝偻病C.糖尿病D.骨质疏松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  )
A.血流向头部的血管B.没有瓣膜的血管
C.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血管D.血流向尾部的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分别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标号名称
1细胞壁  2细胞膜  3叶绿体  4细胞核
5液泡  6细胞质 
(2)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细胞壁
(3)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液泡、细胞壁、叶绿体.
(4)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和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大肠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  )
A.没有细胞壁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细胞膜D.没有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液体为(  )
A.稀碘液B.生理盐水C.自来水D.凉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