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近期,某地有一在建工地的基坑引来上万只燕子筑巢,经野生动物专家赴现场商议,为保护燕子育雏,当地相关部门决定暂停施工至7月下旬,等到雏鸟学会飞翔能外出捕食后再建设.网友评论:“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人与自然的童话”.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某校生物小组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观察画了一个与燕子生活相关的生态系统图,请写出一条食物链树→昆虫→食虫鸟.
(2)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营养结构简单.
(3)雏燕是由鸟卵中的胚盘发育而来的.
(4)燕子的体形呈流线型,这与它适应飞行生活相适应.
(5)燕子的筑巢、育雏,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4)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 解:(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可表示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等,图中的食物链是:树→昆虫→食虫鸟.
(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
(3)雏燕是由鸟卵中的胚盘发育而来的.
(4)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在一起,胸骨突出,附着着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5)燕子的筑巢、育雏,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1)树→昆虫→食虫鸟(填写“树叶”不得分).
(2)分解者;营养结构简单(言之有理即可)
(3)胚盘 
(4)飞行 
(5)先天性

点评 本题考学生对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综合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京报5月31日报道,四川省卫生厅30日公布了灾区传染病发生情况.5月中下旬,四川灾区累计报告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205例,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四川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计划,从6月1日到10日,重点区域内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途径是生物媒介传播.
(2)“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④.
(3)“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增多,因为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截至2013年4月5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6例,其中死亡6人.H7N9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既往仅在禽,犬,猪等宠物和家畜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市民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接触病、死的禽类和畜类;体弱者到医院看病,建议佩戴口罩.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7N9病毒属于病原体.
(2)专家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要接触病、死禽类和畜类,佩戴口罩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3)如果对H7N9病毒进行减毒或灭活处理,制成疫苗,给健康人接种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能调节瞳孔大小
B.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②的曲度过大
C.结构④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D.结构⑥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跟随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冬小麦的种植过程.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胚乳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芽发育成小麦幼苗茎和叶.
(3)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成熟区吸收.
(4)小麦抽穗后3~5天开花、传粉,小麦是靠风力进行自花传粉,此时如果出现大风或阴雨连绵的天气,容易使花粉流失,影响受粉而降低结实率,此时我们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以避免减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全为遗传病的是(  )
A.佝偻病、夜盲症、呆小症B.白化病、坏血症、色盲
C.呆小症、脚气病、先天愚型病D.白化病、色盲、多指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2.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与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的依据不相符的是(  )
A.依据“平衡膳食宝塔”
B.依据个人的偏食爱好
C.依据早、中、晚三餐人体对热量的摄入比例
D.依据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