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
(1)你认为,PM2.5对人体的①影响最大(填序号).
①呼吸系统  ②神经系统  ③循环系统  ④泌尿系统.
(2)知道了一座城市当天平均PM2.5浓度.我们就能自行计算出PM2.5的分指数,计算公式是:PM2.5的分指数=当天PM2.5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国家二级标准限制75(单位:微克/立方米)×100.
单独看PM2.5的分指数这个污染指标,我们可把每天的空气质量分六个等级:
分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0-50Ⅰ级
51-100Ⅱ级
101-150Ⅲ(1)级轻微污染
151-200Ⅲ(2)级轻度污染
201-250Ⅳ(1)和Ⅳ(2)级中度和中度重污染
251-300Ⅴ级重度污染
2014年3月10日PM2.5监测试报数据显示,宁波的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则单看PM2.5指标,宁波的空气质量级别为Ⅰ级.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分析 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解答 解:(1)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2)通过信息:2012年3月24日PM2.5监测试报数据显示,宁波的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可知宁波的空气质量级别为Ⅰ级.
(3)本题要根据PM2.5的特点考虑,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所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所以要比分子大得多;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能把颗粒物吸附在表面,所以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①;
(2)Ⅰ级;
(3)③.

点评 本题考查了PM2.5的特点,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体内血液流经肺泡的毛细血管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升高
C.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降低D.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气浓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松与梨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  )
A.植株是否高大B.叶是否细长如针
C.是否有种子D.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白蚁群体中个体数量最少和最多的分别是(  )
A.兵蚁和工蚁B.蚁后和工蚁C.蚁王和兵蚁D.蚁后和兵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凤桥水蜜桃、余新甜瓜都是很受群众喜爱的瓜果.
(1)水蜜桃和甜瓜鲜甜多汁,这些鲜甜的汁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C中.(填字母)
 A.细胞膜     B.细胞核     C.液泡
(2)水蜜桃中只有一个“核”,而甜瓜中有许多的“籽”,植物果实内的种子多少取决于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郑氏始孔子鸟是哪两种动物进化的中间过渡状态(  )
A.鱼和鸟类B.鸟类和爬行类C.爬行类和哺乳类D.鱼和哺乳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接触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可能感染禽流感,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A.禽流感病毒B.C.D.患禽流感的家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在纵剖面上滴碘液,发现胚乳变蓝,说明胚乳含有丰富的(  )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乙中的叶片.
(2)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