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项目 数据 类别 | 工业污染区 | 非工业污染区 | ||
深色桦尺蛾 | 浅色桦尺蛾 | 深色桦尺蛾 | 浅色桦尺蛾 | |
释放数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假设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基因控制,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浅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娥保护色是不同的。在非工业污染区_____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原因_____。
(3)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填在横线上)_____的结果。
A. 烟熏 B. 捕食这种颜色的食物 C. 自然选择
【答案】BB或Bb bb 浅 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属于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 C
【解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BB或Bb,浅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bb。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非工业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被工厂的烟熏成了深颜色,这样深色桦尺蛾就不容易被发现,而浅色桦尺蛾容易被敌害发现;在非工业区,桦尺蛾的生活环境未被污染颜色浅,所以浅色的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
(3)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
B.蘑菇的细胞和植物细胞相似,都有真正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桑椹果实呈紫色且味甜多汁,是人们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桑椹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果盘内也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主要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但卵受精后,只有少数发育为成体。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
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和变异D.适者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同出一源的兄弟姐妹因为属直系血亲而不能结婚
C.能减少隐性遗传病发生的概率
D.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一定患遗传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常宁市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4 | 碎屑 | 和2滴碘液 | 0℃、10分钟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分析1号至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号试管。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是___________,根据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1-4号试管中,不会变蓝的是____号试管。
(5)假如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