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今年暑假的一天晚上,特别闷热,李铭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听到窗外蟋蟀“唧唧”的大声叫着,似乎比平日叫的声音更大;次数更多,他在想,是不是天热的原因造成的.第二天,他找来小伙伴一起讨论.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吗?
(2)为此作出的假设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3)如表是他们实验统计的数据:
每分钟鸣叫次数
蟋蟀15℃20℃25℃
191135180
280124169
389130176
478125158
577121157
平均83127168
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温度,根据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4)蟋蟀穴居,夜出活动鸣叫,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经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狒狒们营群体生活,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 解:(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吗?
(2)为此作出的假设是温度对蟋蟀的叫声有影响.
(3)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温度,根据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4)“蟋蟀穴居,夜出活动鸣叫,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经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这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狒狒们营群体生活,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1)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吗
(2)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3)温度;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4)先天性行为;社会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排泄(  )
A.呼出气体B.排出尿液C.排出粪便D.排出汗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图中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动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使躯体运动灵活
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狼的牙齿有分化,可提高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蛔虫终生寄生在寄主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近年来,某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农田,发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一)作出假设造纸厂废水会影响(降低)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二)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造纸厂废水.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玉米豆种子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玉米种子发芽率是34%.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等量的造纸厂废水;
(2)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A培养皿中的玉米种子有一部分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种子的胚受损或失去活性;
(4)如果该实验中只设置培养皿B,将培养皿A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无法形成对照.
(5)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建议进行废水治理后再排放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叶脉书签”所属的组织是(  )
A.营养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关青春期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高突增B.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C.脑重量和颅腔容积迅速增大D.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的原理是无性生殖
B.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
C.采用茎尖培养可有效地脱去病毒
D.要用大量的植物材料,才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试管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B.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选择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