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说明了气球在膈肌收缩时胀大,在膈肌舒张时回缩.
(2)通过以上模拟实验也可以说明:当胸廓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就下降,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完成一次吸气.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缩小,肺便回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气体就被排出.
(3)右图是吸气还是呼气吸气.

分析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减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图中,A玻璃管代表气管,B气球代表肺,C钟罩代表胸廓,D橡皮膜代表膈,左图表示呼气,右图表示吸气.

解答 解:(1)当用手向下拉橡皮膜时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气球胀大,当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气球回缩.因此“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说明了”,气球在膈肌收缩时胀大,在膈肌舒张时回缩.
(2)“通过以上模拟实验也可以说明:当胸廓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就下降,导致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完成一次吸气.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缩小,肺便回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导致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就被排出.
(3)右图中箭头向下,表示是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气球胀大表明气体入肺,因此右图是吸气.
故答案为:(1)收缩; 舒张.
(2)扩张; 下降; 吸入肺; 吸气; 缩小;增大
(3)吸气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吸气和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繁殖季节,雌蛙鸣叫,招引雄蛙抱对,以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B.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C.幼体蝌蚪靠鳃呼吸,成体靠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在水中变态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  )
A.各级相等B.逐级减少C.逐级增加D.反复循环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翻开的、湿润的土壤中,常常会看到蠕动着的蚯蚓.这些暴露在空气中的蚯蚓很快又会钻进土壤.下面是几个与蚯蚓相关的问题,请思考回答:
(1)蚯蚓是靠体壁呼吸?A.体壁   B.毛细血管 C.鳃
(2)轻抚蚯蚓的腹面,会感觉到它粗糙的刚毛.这些刚毛与蚯蚓的运动有关吗?如果假定这些刚毛与蚯蚓的运动有关,并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进行探究,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是:蚯蚓在粗糙的玻璃板上的爬行速度更快.
(3)如图为探究蚯蚓运动情况实验模式图.图中长方形表示蚯蚓,甲表示蚯蚓运动前的位置,乙表示蚯蚓前行一段时间后的位置,A、B、C、D分别表示不同时期蚯蚓前后端所处的位置.请回答:
①若以B点为起点,则终点是D;
②该蚯蚓运动的距离是5cm;
③若3次测量蚯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有差异,你认为应该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取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为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做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吗?
(2)作出假设: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①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应向A处吹气,在B处吸气.
②向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甲瓶.
③在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实验组,乙瓶的作用是起对照作用.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B.C.钟乳石D.麻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  )
A.木本植物的茎有树皮保护B.木本植物茎中有导管
C.木本植物茎中有筛管D.木本植物茎中有形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此植物叶片部分用不透光纸部分遮光,在阳光下照射2至4小时,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检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将绿色植物放置在黑暗中24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耗尽.
(2)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
(3)在酒精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中未遮光(填“遮光”或“未遮光”)部分变蓝色,说明有淀粉产生.
(4)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5)大气中的氧气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氧气通过绿色植物叶片表皮的气孔进入空气.
(6)如果自然界中的植物被大面积无节制破坏以及化石燃料的频繁使用,就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引起“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桃树开花后,经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