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所示的生物中,能直接吸收利用光能的是(  )
A.B.C.D.

分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4)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解答 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选项B和C是动物、D是微生物,都不含有叶绿体,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能直接利用光能的是A植物.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初来源于(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本身的呼吸作用

C.各种草食性动物 D.各种肉食性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宏观小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 )

A.染色体 B.细胞 C.细胞核 D.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单眼皮和双眼皮B.有耳垂和无耳垂C.黑头发和黄头发D.大眼睛和蓝眼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的基本单位,由 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 ②和 ④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 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各种人类的行为中,有利于生物圈的稳定的是(  )
A.砍伐森林B.排放污水C.排放废气D.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1]感受器.
(3)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向效应器的是[4]传出神经.
(4)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这个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是1→2→3→4→5.(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5)假设图中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若2处受伤被切断后,能不能形成感觉?会不会形成反射?没感觉、不反射.若4处受伤被切断后,能不能形成感觉?会不会形成反射?有感觉、不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学会了用桑叶喂蚕.用蚕沙(蚕粪)养鱼、用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农业结构.随技术进步,人们将蚕沙、人畜粪便、秸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用沼气渣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如图).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桑.蚕与桑之间的生物关系是捕食,在生物学上,把氧气、温度等影响蚕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非生物因素.
(2)随着蚕的捕食过程,食物中的有机物进入它的体内.
(3)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桔秆、杂草、树叶等产生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细菌.
(4)蚕、鱼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循环.
(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的同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6)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
1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搅拌2毫升清水,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不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2滴碘液0℃;10分钟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因为淀粉被分解了.
(2)分析研究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1号试管,说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3)为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2毫升唾液,对照组是1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实验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在37℃的环境中活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