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根据如图,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②]晶状体等的折射,刺激[④]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Ⅲ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6]耳蜗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A]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生的.

分析 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
耳结构模式图:1是鼓室,2是听小骨,3是半规管,4是鼓膜,5咽鼓管,6是耳蜗;
大脑皮层结构模式图:Ⅰ是听觉中枢,Ⅱ是语言中枢,Ⅲ是视觉中枢;
反射弧模式图: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的灰质,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

解答 解:(1)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②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⑤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Ⅲ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急救车的鸣笛声经过外耳道传到4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2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Ⅰ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3)脊髓由B灰质和A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
故答案为:(1)②晶状体;④视网膜;III视觉中枢;
(2)6耳蜗;I听觉中枢;
(3)A白质;d传出神经;

点评 解答此题要结合图示解答视觉,听觉的形成,还要认识眼球,耳朵,脊髓的结构模式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C.蝴蝶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D.牛的生殖发育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抢救病人时,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  )
A.二至三次心脏挤压B.三至四次心脏挤压
C.四至五次心脏挤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甲状腺激素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激素,小明和小亮对比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将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吗?
(2)作出假设: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发育.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
①取两个大小相同并标注甲、乙的玻璃缸,注入等量的河水,放入同量同种的水草
②将40只刚长出后肢,大小一样的蝌蚪平均放入两缸里,每天放入等量的碎菠菜叶和蛋黄粉沫,同时给甲缸注入2毫升0.01%的甲状腺激素溶液
a.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其变量为甲状腺激素.
b.以蝌蚪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蝌蚪发育时间短,便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c.如果各放一只蝌蚪不(是、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1只蝌蚪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
d.他们实验的蝌蚪必须是后肢长出的,原因是如不是后肢长出的会因变态过快,前肢长不出来尾就被吸收而死亡
③同样的方法喂养,除注意清除食物残渣,保持水质清洁外,还应注意培养的适宜条件是BD.(A.低温 B.适宜温度 C.缸封闭 D.缸敞口)
④两周后捞出观察并测量蝌蚪长度,记录如表
四肢出现(%)尾的变化个体的长度(平均值)
甲缸中蝌蚪1004018mm
乙缸中蝌蚪802013mm
个体长度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生长)发育.
(5)实验结束后,将孵化成的小青蛙全部放回大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将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候,选一健壮的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加数滴碘液.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3处颜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C.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处对照
D.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6年春天山东假疫苗事件震惊全国,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我们青少年儿童接种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相当于(  )
A.抗体B.抗原C.传染源D.病原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其中1-7表示人的生理过程,①②表示血管名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过程中肋间肌处于收缩(填“收缩”或“舒张”)状态,3和4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2)如果尿液中出现了大量葡萄糖,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3)若从病人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ACBD.(用字母表示)
(4)血管②和血管①中的血液相比,明显减少的代谢废物是尿素.
(5)在图中所示的消化系统三个器官中,肝脏分泌的消化液只能对脂肪进行消化
(6)图中属于排泄的途径有2、5(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动物都具有外骨骼的一组是(  )
A.果蝇和蝗虫B.蚯蚓和蜈蚣C.河蚌和瓢虫D.石鳖和鼠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果蝇有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具有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的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
(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E表示,隐性基因用e表示)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果蝇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长翅.
②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Ee、Ee,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EE或Ee.
③亲代的基因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3)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