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大气中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7878
氧气2116
二氧化碳0.034
0.071.1
其他气体0.90.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少.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呼出的气体.
实验现象:乙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 (填写结构).

分析 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解答 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呼出的气体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是有差别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由于组织细胞的利用,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同时水分增加了.
(2)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这样,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橡皮管进入乙瓶内;一段时间后,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因此实验中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少;
(2)舒张;
(3)呼出的气体;线粒体.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来自于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3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无(填“有”或“无”)必要.
(5)如果将一号试管放在90℃的水中,加碘液后,实验现象是变蓝,原因是温度不合适,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蓝.
(6)在人的消化液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除唾液外,还有肠液、胰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银杉、银杏都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釆取的措施是(  )
①在阴天或早晚移栽
②不要碰掉枝叶
③剪去一部分枝叶
④给植物覆盖遮阳
⑤及时施用苗肥
⑥让植株尽快光照,以制造营养.
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度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度的橱柜中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度)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度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丙装置.
(2)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
(3)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传粉不足.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釆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来弥补.
(4)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农业生产上常釆用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玉米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潮虫)很快就会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板两侧的中央处各方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方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不可以,鼠妇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求平均值.
为什么这样处理减少实验误差.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正确的一条食物链是(  )
A.太阳→青草→昆虫→蛙→蛇B.青草→鼠→蛇→鹰
C.青草→昆虫→蛙→蛇→真菌D.昆虫→蛙→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臂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