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2)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d.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上(填“右上”或“左下”)方向移动.
(3)为了看到清晰的物像,在制作装片时,对观察材料处理要求是:薄而透明.

分析 1、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3、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解答 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题干中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使视野变暗,应该选用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上右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d.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就向右上方向移动.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利于光线的通过,选取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且越薄越好.
故答案为:(1)平面;
(2)d;右上;
(3)薄而透明.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显微镜使用和结构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A.吞噬细胞B.效应T细胞C.记忆细胞D.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为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父亲与不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母亲把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图中①为AA,②为精子
B.图中③为aa,④卵细胞
C.⑤为AA或Aa
D.此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的个体表现为能卷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动脉管壁比静脉管壁厚,并且弹性更大.√.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榕树和茶花分别是温州市的“市树”和“市花”,它们都属于被子植物.下列植物与其分类相同的是(  )
A.万松山上的胎生狗脊B.玉海公园里的葫芦藓
C.温瑞塘河中的绿藻D.校园里的柚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鸟类是高度进化适于飞翔生活的类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有利于飞翔时减少飞行阻力.
(2)鸟的体表覆盖羽毛,可以保持体温恒定.
(3)鸟的前肢变成翼,呈扇形.
(4)鸟的胸部肌肉发达,可为飞行提供足够的动力.
(5)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残渣形成后在体内不停留.
(6)鸟的血液运输氧气能力强,除有肺这一呼吸器官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辅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血吸虫体长有十几毫米,身体前段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内,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随着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以发育成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人体内,以吸血为生,血吸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扁形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寄生寄主有钉螺和人
(2)用文字和箭头画出血吸虫的生活史(发育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生理活动中,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
A.排尿和排便B.呼吸中枢C.心血管运动D.望梅止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果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则最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球发生病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