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文,并分析回答:
据新华社电:虫子也可以吃塑料而且还能消化。西安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陈重光的这一发现,作为科技成果在省市和全国连续获得大奖。
陈重光家里为饲喂小鸟而养着黄粉虫。她无意间发现铺在养黄粉虫的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陈重光在当生物教师的父亲支持下,把黄粉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喂麦麸和菜叶,实验组逐渐加喂泡沫塑料餐盒片。她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通过称量还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她得出这样的结论: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
⑴陈重光同学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2分)
⑵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并在句子下面画线。(1分)
⑶运用陈重光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⑷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黄粉虫吃塑料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简要设计一个实验计划。
制定计划:(5分)
(1)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黄粉虫能够吃塑料。(2)她将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纽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养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3)根据黄粉虫能够吃塑料的实验,可考虑用黄粉虫分解塑料,处理白色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提出问题:陈重光同学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作出假设:她作出的假设是,黄粉虫能够吃塑料。
(2)制定计划: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她将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组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养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实施计划:经过几天的喂养,观察看到乙组的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而且通过称量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这一现象说明黄粉虫能够吃塑料。验证假设成立。
(3)得出结论:黄粉虫能够吃塑料。表达和交流:运用陈重光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根据黄粉虫能够吃塑料的实验,可考虑用黄粉虫分解塑料,处理白色污染。
(4)略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现在研究动物行为主要采用用两种方法,即 和 ,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著名动物生态学家珍妮.古道在非洲丛林中研究黑猩猩的行为,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现象,好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探究小白鼠走迷宫取食活动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小白鼠能够在穿过迷宫后,到达存放食物的终点,这一动作的完成,随着完成次数的增加,越来越熟练,走完迷宫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一活动的完成是小白鼠以来嗅觉反射完成的先天性行为,还是通过多次练习形成的学习行为。
(1)在以上的探究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作出的假设是:
(3)在制定计划时,应注意的是,要做两套同样的迷宫,一个用于小白鼠走迷宫训练,对小白鼠每一次走迷宫的 进行纪录。当小白鼠可以顺利地从始点到终点后,更换新的迷宫,再放出同一只小白鼠,看小白鼠是否能顺利地到达终点,这样做的目的是证明小白鼠是靠 寻找到正确路线的,而不是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鲫鱼能在光线很弱的水中游泳,但不会和水中的石块或其他物体碰撞。探究鲫鱼在弱光线下游泳不会发生碰撞是不是先天性行为。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 。
(3)制订并实施计划: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 “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 .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 .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8分)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 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
(2)例2 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
(3)例3 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