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对此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图阴影表示为暗处理,放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B图是把叶片的一部分从背腹两面用黑纸片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照实验.
(3)D图试验过程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F图在叶片上滴加的是碘液.
(5)G图上哪里变成了蓝色?在G图上标出.变蓝色的原因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6)如果让你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你选用哪种叶片?银边天竺葵.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A图阴影表示为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B图是把叶片的一部分从背腹两面用黑纸片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遮光做对照实验.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不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D图试验过程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脱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F实验现象: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光照(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滴加时应整个叶片都要滴加,因为观察整个叶子的变化.
(5)G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6)如果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叶绿体,因此应该选用银边天竺葵.
故答案为:(1)暗处理;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为了对照实验;
(3)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碘液;
(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6)银边天竺葵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种反应中,与其他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马戏团的猩猩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吓得跑开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X表示某一结构,a表示一种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人患坏血病.
(2)小林同学的午餐有大米饭,豆油烹饪的鱼和青菜等,米饭中的淀粉进入消化道中的口腔(填器官名称)后就开始消化,但只有到了小肠最终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
(3)人体每天形成的a大约18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主要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4)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将氧气运到组织细胞,进入线粒体后参与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是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5)若某人患膝关节炎,医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通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心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心脏)→主动脉→膝关节病变处.
(6)垂体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等,直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动物行为中,由身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是(  )
A.大山雀偷吃牛奶B.失去雏鸡的母鸡照看小猫
C.鸡群听到哨声,跑来索食D.黑猩猩用木箱摘取香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我国生物学家朱洗从冬眠的癞蛤蟆身上取出卵子,再涂上癞蛤蟆的鲜血,然后在显微镜下用玻璃针去刺卵子,使涂在卵子外面的血细胞随着玻璃针的刺而进入卵中.朱洗和他的助手一共刺了40140个卵子,又把它们放进恒温箱里.经过一周后,它们发育成一群黑色的小蝌蚪.不幸的是,一个月后这些小蝌蚪大部分夭折,最后只有25只成为尾巴消失、长出四肢的小癞蛤蟆,到1961年3月冬眠出蛰后,与一只生长在自然界中的雄性癞蛤蟆抱对,产出3000多个卵子,其中大部分卵子受精,发育成世界上第一批“外祖父的癞蛤蟆”.
朱洗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实现单性生殖,而且单性生殖的后代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从而解决了单性生殖的后代是否具有传宗接代的能力的这个世界难题.这个成果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①从癞蛤蟆的发育过程可以推知:癞蛤蟆是两栖动物,幼体是蝌蚪,它发育为成体的过程要经历变态发育.
②从癞蛤蟆的生活状态可以推知:它是变温动物,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所以在寒冷的季节要冬眠.这也是癞蛤蟆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现象.
③从用人工方法可以使癞蛤蟆单性生殖,可以推知:癞蛤蟆的血细胞进入卵子的作用与癞蛤蟆正常生殖时精子和卵子的结合非常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地球为人类提供的“大水缸”里,可以饮用的水实际上只有一汤匙.地球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         %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  )
A.82.5B.97.5C.68.5D.9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存在的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含有3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显示出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兔、瓢虫、蚱蜢,蛇是三级消费者.
(4)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竞争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捕食关系.
(5)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那么含有毒物最多的是鹰,它同时占有3个营养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是根尖的成熟区,上面有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当该区细胞中细胞液浓度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当该区细胞液浓度小于(“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
(3)土壤溶液中的水和无机盐被吸收进植物体内后,是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它器官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生产者是草,初级消费者是兔、鼠.
(2)该食物网有5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除了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