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哪些是属于无性生殖(  )

①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大豆秧苗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

⑤鸡蛋孵化出小鸡

⑥“落地生根”的叶片边缘长出许多小植株

⑦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

A. ①②③ B. ⑤⑥⑦ C. ③⑥⑦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①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大豆秧苗;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⑤鸡蛋孵化出小鸡,都是由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所以①②④⑤属于有性生殖。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⑥“落地生根”的叶片边缘长出许多小植株;⑦把仙人球嫁接到仙人掌上,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所以③⑥⑦属于无性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分裂时,首先分裂的是(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以上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健步走是一项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步行运动。下面关于“健步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步走的动力来自骨骼肌收缩

B. 健步走只需要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参与

C. 健步走的时间越长锻炼效果越好

D. 健步走的过程不需要循环系统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B. 羊群跟着头羊走

C. 一群蚂蚁彼此分工协作

D. 狒狒群体中,首领负责保护群体的成员和指挥群体的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学校中突然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怀疑是诺如病毒感染所致。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病人在潜伏期即可排毒,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约2-3周;病毒在环境中稳定存在,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等都会导致感染。

(1)从传染病学分析,病毒属于______。病毒基本的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只有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2)如果你是校方,接下去将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______。(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一条小溪 C. 非洲草原 D. 农田中的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不能生存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提到的动物中,具有门齿、臼齿,没有犬齿的是______

(2)鹿群有雌鹿群和雄鹿群,这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的多样性。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小组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蛇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这有利于( )

A. 自由运动 B. 皮肤呼吸

C. 适应水中生活 D. 减少水分的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