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 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产者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探究的方法是:甲袋中装入1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黑围棋子各50粒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1粒围棋子进行组合,1粒黑子白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次,全班五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黑围棋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________,其代表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是________。
(2)装围棋的袋应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________
(3)每完成一次组合后,是否要将围棋子放回袋内__
(4)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应对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何处理?________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
(5)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
A | 10 | 8 | 11 | 13 | 9 |
B | 10 | 12 | 9 | 7 | 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中学的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时,没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4个相同的小烧杯,烧杯底部各铺有6张滤纸。
②取大豆种子40粒,平均分装到各个小烧杯的滤纸上。
③向4个小烧杯内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水以不浸没种子为宜。
④取4个大小相同的敞口玻璃瓶,编号(ABCD),将4个小烧杯分装到4个玻璃瓶中
编号 | 处理方法 | 现象 |
A | 不做处理 | 种子萌发 |
B | 用黑布罩住玻璃瓶 | 种子萌发 |
C | 密闭瓶口,用气管将瓶内气体抽掉 | 种子不萌发 |
D | 密闭瓶口,用气管将瓶内气体抽掉,在用黑布罩住玻璃瓶 | 种子不萌发 |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实验A和B,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4个实验中,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有___________。
(3)探充实验必须要设计对照实验,在以上4个实验中,能够成对照实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4)C和D种子为什么不萌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只考虑实验C和D,某同学得出了与(1)题相同的结论,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保定市区许多道路两旁栽有国槐、千头椿、雪松、法国梧桐等行道树,这些树木都是从其他地方移栽过来的,移栽这些行道树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移栽时根部带一坨土: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中下部捆上稻草绳:盖上防晒网,并用三角架固定,种植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必要时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杀虫剂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题干中其他三种行道树相比,雪松种子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_。
(2)移栽的时候带一坨土的目的是为了______,因为植物根尖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3)剪去大部分枝叶、盖上防晒网,能大大减弱树木的______作用,以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树木成活率。
(4)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细胞进行______作用。
(5)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时,针头应扎入植物茎的______(填结构名称),该部位有运输营养液的输导组织,而给树木输送营养液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根细胞的______和生长,尽快长出新根。
(6)栽种众多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
(7)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一条)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植树节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带土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在炎热的中午移栽 ④树苗种下后马上大量施肥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是:①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并冷却;③将少量________转移到培养基上(这一过程叫做________);④将制作好的培养皿进行恒温培养.培养成功后,我们在培养皿中肉眼看到的并不是细菌的单个个体,而是细菌繁殖后形成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