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有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疾病,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
 
,以
 
为生.血吸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
 
,寄主有
 
 

(2)请你至少设计两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病的传播.①
 
;②
 
考点:生物的基本常识
专题:
分析: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
解答:解:(1)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
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但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尾蚴或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
(2)有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知:以下方案可防止血吸虫病的传播.
①讲究饮食卫生,禁止食用钉螺;
②田间劳动时,不要赤脚;
③人的粪便经过处理后用于施肥.
故答案为:(1)人体内;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
(2)①讲究饮食卫生,禁止食用钉螺;
②田间劳动时,不要赤脚.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血吸虫的生活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饮食习惯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不定时进食,饿了就吃
B、喜欢的就多吃点,不喜欢的就少吃或不吃
C、以吃零食为主,主食为辅
D、平衡营养,合理膳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黄瓜、胡萝卜、土豆、菠菜、大豆,这些植物供人们食用的部分分别是(  )
A、根、茎、叶、果实、种子
B、果实、种子、叶、茎、根
C、果实、根、茎、叶、种子
D、种子、叶、茎、根、果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种植药材是利用它的直接价值.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
C、藻类植物D、苔藓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入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鱼缸的高,使章鱼能从鱼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碰,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捉.多次碰撞之后,才能越过障碍捕捉到小虾.在做狗越过障碍取得食物的实验时,看到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绕道而获得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狗和猴子越过障碍而获取食物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动物越低等,
 
行为越简单;动物越高等,
 
行为越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胖胖最近要减肥,你认为他的最佳减肥方法是(  )
A、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并配合理膳食
B、到药店去买减肥药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D、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表示植物细胞,
 
图表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2)在细胞结构图中,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图中
 
.(填字母)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液体是
 

(4)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5)若载玻片上印有“9>6”的图样,则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6)若观察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向玻片标本
 
可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7)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转动转换器,污点移动了,说明污点在
 
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过程,主要采取的方式是(  )
A、查阅资料B、实验、观察、分析
C、调查D、逻辑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