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温室栽培农作物时,有经验的人们通过改变一些环境条件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不能提高产量(  )
A.光照强度B.温度C.二氧化碳含量D.氧气含量

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依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适当提高昼夜温差,因为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

解答 解:A、增加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不符合题意;
B、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自然就产量高,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能增产,故不符合题意;
D、采用增加氧气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没有影响,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难度中等.植物的三大作用是重点内容,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三大作用的原理,从容应对此类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分别是才都得花、种子、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由菜豆花形成果实时,必须经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受精.经过上述过程,菜豆花的[⑦]胚珠发育成菜豆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菜豆种子的[6]胚.
(2)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在这些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菜豆种子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为种子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4]子叶.
(3)某校初一三班小丽同学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用钢笔在菜豆幼苗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线(如图所示),班内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与小丽的大致相同.据此分析回答:

通过对根尖三天生长情况的比较发现:根的生长与[B]分生区和[C]伸长区有关,其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C]伸长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这可以说明(  )
A.生物制约环境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生物与环境相互协调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8.一般情况下,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较容易腐败,干燥的食品也比较容易腐败.×.(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变化是(  )
A.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B.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C.遗传物质并不复制,数量不变,但要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D.遗传物质不复制,数量不变,也不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闭上眼睛用于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区分其背腹的结构刚毛,区分其前后的结构环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的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甲所示,这属于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其杀菌机理可用图乙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其中发育成茎和叶的是(  )
A.胚根B.子叶C.胚轴D.胚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上发现了550种昆虫,其中有220种昆虫的翅已经退化不能飞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能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并能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被逐渐淘汰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