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一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不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不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变量是绿色植物,所以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①和③.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惟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基因组成是AA的水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水蜜桃砧木上,则所结水蜜桃的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分别为(  )
A.砧木的性状,aaB.接穗的性状,AAC.接穗的性状,AaD.砧木的性状,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礼让三分,文明出行”是徐州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具体要求,也是中小学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②]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III]部位,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了[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A处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6)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 的环境中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组成依次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⑤⑥⑦D.①②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人体的肺泡壁薄,有利于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证明装置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该物质是酵母菌在无氧(填“无氧”或“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3)若将此装置放在冰箱冷冻室中,不会(填“会”或“不会”)会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