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一个人一次失血后,若要短期内恢复正常,则失血量不能超过体内的(  )
A.10%B.20%C.30%D.40%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意义,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解答 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10%,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即30%,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即35%左右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
故选:A

点评 无偿献血的意义和原则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细胞的基本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液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没有共同祖先
C.人类进化是短期内完成的D.人类是由神创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与原尿相比,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A.葡萄糖B.C.蛋白质D.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阅读资料,结合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回答问题: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因肺部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病人的痰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结核杆菌.按时接种疫苗,不随地吐痰、经常保持室内通风等.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1)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它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2)肺结核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方面,“不随地吐痰”属于其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使体内产生抗体(填“抗体”或“抗原”),从而对肺结核起到特异性(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明同学的早餐是油条和豆浆,那么它们被消化后的主要产物是(  )
①葡萄糖   ②氨基酸  ③甘油  ④脂肪酸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  ⑦水.
A.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③④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与白毛B.羊的白毛和牛的黑毛
C.番茄果皮的红色和黄色D.豌豆的高茎和红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体内含量较大B.由分泌腺或分泌细胞分泌
C.分泌后进入血液循环D.对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在抽血或输液时,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吗?安全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