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反一块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灭菌 | 灭菌后接种细菌 | 不作任何处理 |
保存方法 | 无菌环境 | 无菌环境 | 自然条件 |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 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 。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
(1)先天性(或本能)行为
(2)小白鼠
(3)实验法
(4)乙;甲、乙两组只存在单一变量
(5)乙组、丙组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多.蚯蚓与小白鼠相比低等多,所以学习能力较强的是小白鼠.
(3)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4)实验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形成对照试验时应有唯一变量:是否接种细菌,其它量相同.实验中甲、乙两组只存在单一变量--是否接种细菌,所以甲、乙两组可以用于探究“细菌能分解有机物”.
(5)乙、丙培养皿中有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条件,即温度、水分、有机物,而甲培养皿由于经过灭菌,没有微生物,所以牛肉块会腐烂的有乙组、丙组.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天桥区中考二模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植物嫁接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属于无性生殖
B.①必须是带芽的枝条
C.嫁接时,将①和②的形成层对合
D.前三项都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历下区中考一模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构成胚的结构包括 (填序号),能发育成图C中⑥的结构是 [ ]。
(2)种子的萌发过程中, 最先突破[⑤]的结构是[ ]__________。
(3)图 C中该植株的茎中无___________结构, 故不能长得很粗。
(4)图E是由图D花中的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要经过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选取大豆种子进行如下处理,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号瓶的种子最有可能萌发,原因是它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哪些外部条件?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处理方式 | 10粒种子,不加水, 25℃ | 10粒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25℃ | 10粒种子, 加水淹没种子, 25℃ | 10粒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历下区中考一模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 )
A.1--瞳孔 B.2--巩膜
C.3--视网膜 D.3--角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济南历下区中考一模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碘液、生理盐水、清水 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C.碘液、清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清水、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从功能上看,图中A所示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3)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害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制作泡菜 B.用醋酸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要了解新泰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查阅文献资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新泰泉沟中学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将一只苏格兰雌性白脸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到黑脸羊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早期胚胎后植入另一羊黑脸羊的子宫内,该黑脸羊产下的小羊的脸色和性别分别是( )
A.黑色、雄性 B.黑色、雌性
C.白色、雄性 D.白色、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