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阳光B.温度C.D.土壤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 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在东北某林区,由于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的分布情况是:山顶是针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底为落叶阔叶林.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表是某同学在测量胸围差时获得的数据,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深吸气时的胸围92.8cm93cm92cm
深呼气时的胸围80cm80.6cm80cm
平静呼吸的胸围85cm84cm86cm
A.9cmB.12.4cmC.13.6cmD.12.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对馒头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
试管实验材料唾液清水处理方法
1馒头碎屑2毫升0毫升充分搅拌后放入温水中
2馒头碎屑0毫升2毫升充分搅拌后放入温水中
3馒头块2毫升0毫升不搅拌,直接放入温水中
(1)实验要放在多少度的温水中处理?37℃.
(2)上述实验中,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作用的是1号试管和3号试管.
(3)5~10分钟后取出试管,冷却后加碘液,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1号试管:不变蓝;3号试管部分变蓝;2号试管全变蓝.
(4)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的作用都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1  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2  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根据上诉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科学的实验方案是一,原因是该方案符合变量唯一(或单一变量) 原则.
(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细菌,实验组是甲.
(3)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环境 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降低温度可使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产生二氧化碳.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比例和种类.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C02,曲线c~d的成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2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b~c或d~e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青蛙和蟾蜍一到冬天就会冬眠,影响这种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B.阳光C.D.土壤和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如下:A.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起来,放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B.去掉遮光纸,摘下叶片.         
C.把盆栽的天竹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D.取出叶片用水漂洗,放入培养皿后滴加碘液.
E.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
F.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请根据实验回答:
(1)正确的实验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C→A→B→F→D→E
(2)把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耗尽.
(3)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对照.
(4)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有机物.
(5)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不遮光(遮光/不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6)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位于食物链末端的生物,数量总是比前面的消费者数量少,这是因为(  )
A.位于食物链末端的生物一般个体较大
B.物质随食物链流动时发生变化
C.能量随食物链流动时被逐步消耗
D.能量和物质随食物链流动时不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将下列昆虫与所属的发育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