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原始大气中不含有氧气.√.(判断对错)

分析 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

解答 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答案为:√

点评 关键点: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也没有生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耳的结构中,能把振动从中耳传递到内耳的结构是(  )
A.鼓膜B.耳蜗C.前庭D.听小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W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没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有且含量几乎相等,则该物质是(  )
A.蛋白质B.C.葡萄糖D.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消化器官的排列顺序,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曲线甲代表的是淀粉的消化,乙代表的是蛋白质的消化,丙代表的是脂肪的消化.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器官的名称分别是:A口腔,C胃,D小肠.
(3)胰腺、肝脏和肠腺分泌的消化液都进入器官D中,其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肝脏分泌的胆汁.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D所示部位.它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特点是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5)食物成分甲的一部分在A处能初步消化变成麦芽糖.
(6)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A处开始的;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C处开始的;食物在图中的D 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7)图中的E代表的器官名称是大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以下不属于南方古猿进化到人的标志的是(  )
A.制造工具B.群体生活
C.产生语音D.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在无光时才进行B.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C.通常会吸收氧气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D.若b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蚯蚓、沙蚕、蛭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是穴居生活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C.都是水生动物D.都是昼伏夜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环境保护部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确保灾区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人体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D.肾脏是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