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昆虫中与蜜蜂的个体发育过程不同的是(  )
A、家蚕B、蚊子C、苍蝇D、蝈蝈
分析:蜜蜂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解: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其中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差别不明显,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蟋蟀、蝗虫、蜻蜓、蝈蝈等.
而蜜蜂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差别明显,为完全变态发育.如家蚕、蚊子、蝴蝶、苍蝇等.
故选:A
点评:知道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若虫→成虫;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昆虫和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蜜蜂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②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青蛙的生殖过程在水中进行,发育过程在陆地上进行   
④大鲵的生殖与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6?泰安)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是过群体生活的.其中蜂王的职责是
产卵,繁殖后代
产卵,繁殖后代

(2)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昆虫触角的作用.
材料用具:活蚂蚁10只、糖、木屑、两个玻璃缸、两个玻璃板、解剖剪、镊子.
方法步骤:
①在两个玻璃缸内各放入一小堆糖和一小堆木屑.
取5只蚂蚁放入一玻璃缸中,用玻璃板盖好,观察这5只蚂蚁的行为;取另外5只蚂蚁,剪掉它们的触角,放入另一玻璃缸内,也用玻璃板盖好,观察它们的行为
取5只蚂蚁放入一玻璃缸中,用玻璃板盖好,观察这5只蚂蚁的行为;取另外5只蚂蚁,剪掉它们的触角,放入另一玻璃缸内,也用玻璃板盖好,观察它们的行为

现象:
前者蚂蚁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触糖和木屑,最后都停在糖堆旁吃糖;后者蚂蚁到处乱爬,分不清木屑和糖,没有都停留在糖堆处吃糖
前者蚂蚁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触糖和木屑,最后都停在糖堆旁吃糖;后者蚂蚁到处乱爬,分不清木屑和糖,没有都停留在糖堆处吃糖

结论:
昆虫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能帮助它们寻找食物
昆虫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能帮助它们寻找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5?顺德区)实验分析:
小学生的大发现
2003年11月的一天,湖北省监利县科技副县长来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的六年级小学生,并向她请教一个问题:蜜蜂到底靠什么发出嗡嗡声?“蜜蜂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它有专门的发音器官.”聂利说.这个结论,是聂利对蜜蜂进行了一年多的观察和实验后得出的.
2001年秋天,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但却有会“叫”的翅,这些昆虫在飞行时翅高速振动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她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也看到这种说法.
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书本的说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探究.①她把蜜蜂的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②她剪去蜜蜂的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也能发出声音.为了进一步探究蜜蜂的发音,③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④她用大头针刺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⑤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两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2003年8月中旬,在兰州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荣获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据悉,聂利的论文已被大赛组委会收入获奖作品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也全文发表了聂利的论文.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聂利是如何发现问题的?你认为她做实验①和②、④和⑤前作出的假设分别是什么?
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蜜蜂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蜜蜂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2)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哪些方法?将发现写成论文并发表,其作用是什么?
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观察法、对比实验法等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
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观察法、对比实验法等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

(2)你认为应具备哪些生物科学素养才能有所发现?
掌握知识,敢于质疑,善于观察,乐于探究,讲究方法等.
掌握知识,敢于质疑,善于观察,乐于探究,讲究方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资料分析:小学生的大发现
2001年,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和《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蜜蜂等昆虫没有发音器官,只是靠飞行时翅膀高速振动产生“嗡嗡”的声音.
2002年春天,聂利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于是她对书本的说法产生了质疑,并开始了探究.①她把蜜蜂的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②她剪去蜜蜂的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也能发出声音.为了进一步探究蜜蜂的发音,③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④她用大头针刺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⑤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它们的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这两项试验她反复做了10次,结果都一样.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它有专门的发音器官.
2003年8月中旬,在兰州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12岁的聂利撰写的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振动发声的》荣获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聂利是如何发现问题的?
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
聂利观察到蜜蜂的翅没有扇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与书本的说法有矛盾

(2)你认为她做实验④和⑤前作出的假设是:
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蜜蜂是靠小黑点发声的.

(3)聂利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什么方法?
观察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
观察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

(4)将发现写成论文并发表,其作用是什么?
进行表达和交流
进行表达和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四中中考生物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昆虫和两栖动物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蜜蜂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②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青蛙的生殖过程在水中进行,发育过程在陆地上进行   
④大鲵的生殖与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