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图示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图中1是消化道,2是入球小动脉,3是肾小球,4是肾小囊,5是出球小动脉,6是肾小管,7是肺泡;A是营养物质,B是食物残渣,C是原尿,D是尿液,D是汗液,E是血液,F是氧气.
解答 解:(1)进入7肺泡的F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因此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A有机物和F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呼吸作用的公式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3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C原尿;当原尿流经6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6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D尿液.因此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因此蛋白质随尿排出.
(3)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体虽然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但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9%的有用物质又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的尿量就大大减少约为1.5升.
故答案为:(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线粒体;
(3)葡萄糖;3肾小球;
(4)6肾小管;
点评 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识图时要注意以循环系统为核心,和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器官系统联系起来.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 |
B. | 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 |
C. | 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 |
D. | 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特异性免疫 | B. | 非特异性免疫 | ||
C. | 先天性免疫 | D. | 第一、二道防线的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树→虫→家燕→细菌和真菌 | |
B. | 家燕具有迁徙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学习行为 | |
C. | 若图中的虫是害虫,则成虫期对树的危害是最大的 | |
D. | 细菌、真菌能把树、虫和家燕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吸收 | |
B. | 菜豆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胚根、胚芽、胚轴 | |
C. | 为人体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 | |
D. | 小肠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之一是其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的多样性 | B. |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 ||
C.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D. | 蛋白质的多样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步骤 | 裸地 | 草地 | 灌丛 | 空白对照 |
配制培养基 | 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编号. |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A | 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 | 密封,不打开 | ||
培养 | 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 | |||
观察记录(菌落数) | 28 | 10 | 5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