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
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
B.尾鳍的不断摆动
C.尾部和躯干部的不断摆动
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实验来探究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提出问题: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将树叶.树枝.手指.叶的下表皮等材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4)结果:薄而透明的材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选填“能观察到物像"或“不能观察到物像"),厚而不透明的材料_________(选填“能观察到物像”或“不能观察到物像”)。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三种液体的成分(单位:克/100毫升)分析,判断它们依次来自( )
样本 | 蛋白质 | 葡萄糖 | 尿素 | 钠 |
① | 0 | 0 | 1.5 | 0.35 |
② | 8 | 0.1 | 0.03 | 0.3 |
③ | 微量 | 0.1 | 0.03 | 0.32 |
A. 膀胱、血管、肾小囊 B. 血管、膀胱、肾小囊
C. 肾小囊、血管、膀胱 D. 血管、肾小囊、膀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针对“未洗的手是否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两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 A | B | C |
实验步骤 | ①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 ||
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 不做处理 | |
③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 |||
实验现象 | 出现许多菌落 | 出现个别菌落 | 不出现 |
(1)一个菌落是由______个细菌或真菌经过______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答:______。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
(4)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果可靠,还应设置______。
(5)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15年春季,手足口病卷土重来,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
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 , 幼儿园里的其他儿童属于 . 学校会劝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染病的防措施上属于 . 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 . 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狂犬病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A.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鲫鱼身体呈纺锤形(流线型)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输血及血型的描述准确的是
A. 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B. 不同血型的人,绝对不能相互输血
C. 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17%——18%
D. 人类只有ABO血型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
A.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B.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C.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D. 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