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利用椋鸟防治蝗虫,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的重要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4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是 的显微镜。
(2)小枫在显微镜视野找到一个细胞(如图),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 方向移动。(填“←↑→↓”)
(3)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结构有 。
(5)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桃花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16条。红色和白色是桃花颜色的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红色花的基因为A,控制白色花的基因为a。已知甲植株开红色花(基因组成为AA),乙植株开白色花。若将甲植株在开花前去掉全部雄蕊,并套袋;待雌蕊开花时,再授以乙植株的花粉。请结合右图分析回答:
(1)①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其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是 。
(2)①和③结合后,发育成新个体,新个体的花色性状是 。
(3)新个体成熟后,自花传粉(即在同一朵花中,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收紧作用,其受精卵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受精后,图中结构 (填序号)将发育成果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分别置于两瓶内,密封瓶口,设为A.B瓶;
②将A瓶移到光下几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瓶盖,迅速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摘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1)步骤①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 。
(2)步骤②中为什么把B瓶仍放在暗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燃烧更剧烈,说明瓶中富含__________(气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伸入B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瓶中缺少上述气体,该气体是被植物的________作用消耗掉的。
(4)步骤④将叶片脱色,使叶片含有的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绿色叶片变成________色。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观察到摘自A瓶的叶片____________,摘自B瓶的叶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含能量的有机物有脂肪、 和 。
(2)在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___________,消化的主要场所是[4] ______________。在图二中,X、Y、Z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_,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__,脂肪最终消化成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
(3)葡萄糖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下列结构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
①主动脉 ②肺静脉 ③左心室 ④右心房 ⑤下腔静脉
(4)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下图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气压 (小于/大于)外界气压。
(5)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
(6)最终,在脑细胞的 中,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