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便于携带D.所有生物及其栖息环境

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 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鬼切草的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
故选:B.

点评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2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由此可知,颈长的变异相对环境变化而言是有利(有利或不利)变异.
(2)图3说明颈长的个体能 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进化过程看,这种变异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结合下图中的有关动物回答问题.

(1)①的体表包着坚韧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并防止水分散失作用.
(2)②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是鳃.④与⑤都用肺呼吸,④的身体内有独特的气囊与肺相通,可以辅助呼吸.
(3)[③]属于两栖动物,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被称为“农田卫士”.
(4)⑤是哺乳动物,它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5)将图中①-⑤按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是B
A.⑤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⑤①②D.②③④⑤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活动中,可以保护生物圈的是(  )
A.伐木毁林、开辟农田B.回收废旧电池
C.焚烧农作物的秸秆D.围海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岩石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4年5月23日,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并将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升初中以上学校的重要依据,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根据下图联系有关知识回问题:

(1)各项运动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那么运动系统由什么组成骨骼和肌肉.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它系统配合完成,其中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2)骨骼肌是由中间的肌腹和和两端乳白色的[1]肌腱两部分构成,其生理学特点是受刺激收缩.
(3)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牵引身体向上运动.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4)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在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3]关节软骨,当你直臂提一重物平稳前进时,9所处的状态是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研究动物行为的以下案例中,哪一个案例中的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 和腹部三部分.
(2)蝗虫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3对足、2对翅,都着生在胸部.
(3)蝗虫的运动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它附着在外骨骼上.
(4)蝗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的作用,属于节肢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
提出
问题
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作出
假设
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制定并
实施
计划
1.实验中模拟牙齿咀嚼的方法是馒头碎屑;模拟舌的搅拌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搅拌.
2.实验中取唾液的方法是把一次性杯子放在舌头底下,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唾液流下来
3.实验中将三只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原因是37℃接近人体体温,酶的活性最强
实验
现象
加入馒头碎屑,注入2mL唾液的(1)号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蓝,原因是1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
加入馒头碎屑,注入2mL清水的(2)号试管的现象是变蓝,原因是2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无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加入馒头,注入2mL唾液的(3)号试管的现象是变蓝,原因是3号试管中虽然加入了唾液,但是由于馒头没有被切碎,也没有和唾液充分搅拌,减少了馒头中淀粉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因此馒头块中的淀粉没有完全被消化,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
得出
结论
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