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请根据以下各种动物图示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若将鲫鱼、家鸽和家兔分为一类,蝗虫单独分为一类,则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是否具有脊柱.
(2)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其中尾鳍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决定运动方向的鳍是[1]背鳍.(注:[]中为图中序号,其后填相应名称,以下同.)
(3)鸽等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4)以上四种动物中:体温能够保持恒定的是家鸽、家兔,它们的心脏分为四腔,输送氧的能力强;体表具有外骨骼的是蝗虫,外骨骼的作用包括两方面,分别是: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分析 图中1是鲫鱼的背鳍,2是鲫鱼的尾鳍,3是蝗虫的外骨骼,4是家鸽的肺,5是家鸽的气囊,6是家兔的肺.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昆虫.
(2)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①一是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3)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家兔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左心室→体动脉→身体各部→体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输送氧的能力强,利于体内有机物的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
     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故答案为:(1)体内是否具有脊柱
(2)游泳   呼吸   尾鳍   1   背鳍
(3)双重呼吸
(4)家鸽、家兔  蝗虫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说出保护作用即可)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点评 明确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掌握双重呼吸的概念以及意义.结合题意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炎炎夏日,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西瓜果肉甜而多汁,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使西瓜有甜味的物质储存在如图的⑤(填序号)中;西瓜中的有机物是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经筛管运输而来的.
(2)西瓜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来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3)西瓜的形状也是一种性状.有人将幼小的“圆”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形”西瓜,这种现象属于不能,(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8月9日,“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经过36小时奋战,不间断游完了69公里的泳程,成功横渡兴凯湖,完成了人类不间断畅游最长淡水湖的挑战.兴凯湖中生有大量的鱼、虾等生物,是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1)兴凯湖属于湿地(湿地/河流)生态系统.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若当地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湖中的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会受到严重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兴凯湖大白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
(5)大白鱼离水死亡后很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导致它腐烂的生物是细菌和真菌,请你提供一种保存鱼的方法冷藏、晒干、腌渍、真空包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心脏属于哪种组织(  )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结缔组织D.肌肉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森林生态系统与下列哪个生态系统有联系(  )
A.海洋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关于生物应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B.单细胞生物也具有应激性
C.是所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D.动物有应激性,植物没有应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黑龙江省某煤矿一遇险矿工被困井下17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声”刺激救援队员[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被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A]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导致[D]视网膜受到损伤.
(3)给矿工注射某些抗生素前要进行“过敏”试验,以防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抗生素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如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l)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血浆相似.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是肾小球,B是肾小囊,C是肾小管.A、B、C共同组成的结构是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时,通过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重吸收作用.
(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A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明明是个很爱观察的孩子,一次,明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A.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
C.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A;作出假设是B;设计实验是C;完成实验是D;得出结论是E;表达、交流是F.(请填字母)
(2)探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事物作详细的观察,然后提出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
(3)明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食物.
(4)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实验对象数量少,应放入多只蚂蚁进行实验如:l0只.
(5)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