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在做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环境的影响”实验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地方?阴暗潮湿的环境.
(2)根据探究内容你提出的问题是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吗?
(3)请你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
(4)实验过程中鼠妇的生活环境应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5)实验中鼠妇数量应用10只不用1只为什么?减少偶然性.
(6)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把鼠妇放回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
(7)为什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进行重复实验并求取平均值.
(8)本实验最终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
(9)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C
A、放弃实验                       B、随意修改实验结果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解答 解:(1)在花盆、石块下等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说明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2)、(3)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一定是问句“?”)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
(4)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光”,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如果阴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明亮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就是形成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5)不能用1只鼠妇,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6)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7)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信.
(8)根据实验记录,计算鼠妇明亮和阴暗数目平均值,得到的结论是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9)探究实验其实验结果可能与作出假设不符,这说明作出假设可能不正确;要重新作出假设继续实验,而不应该放弃,更不应该修改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1)阴暗潮湿的环境
(2)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吗(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3)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阴暗;明亮;光照;
(5)减少偶然性.
(6)把鼠妇放回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
(7)重复实验;平均值.
(8)鼠妇喜欢生活阴暗的环境(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9)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行进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地转来转去,蚂蚁的触角有什么意义吗?科学家发现,蚂蚁的触角可以帮助蚂蚁找到食物.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时的作用.
(1)提出问题:蚂蚁是靠触角辨别食物方向的吗?
(2)作出假设:蚂蚁是靠触角辨别食物方向的.
(3)实验材料及用具:(略)
(4)实验设置:第一组为自然状态下正常的蚂蚁20只,第二组为自然状态下正常去掉触角的蚂蚁20只.  
(5)观察实验现象:第一组的蚂蚁都可以找到食物,第二组的蚂蚁都找不到食物.
(6)分析实验结果:(略)
(7)得出结论:蚂蚁是靠触角辨别食物方向.
(8)蚂蚁之间靠气味 传递信息.
(9)蚂蚁喜欢吃甜食的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如果由于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表明物质“A”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能源”是光能.
(4)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物质“B”氧气.
(5)物质“A”的运输通道是A.
A、导管   B、筛管
(6)有机物的运输通道是B.
A、导管   B、筛管
(7)请你判断: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气孔.√.
(8)请你判断:光合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步骤②处理,主要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光
(2)步骤③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酒精;步骤④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以下实验用具中,有三种是该实验不需要用到的,请写出它们的标号C、E、H.
A.镊子  B.酒精灯  C.玻璃盖  D.培养皿  E.试管  F.三脚架  G.石棉网   H.吸水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关节内的滑液存在于[]关节腔中,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2)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轻摩擦和震动.
(3)图中[]关节囊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因此说关节既灵活又牢固.举例说出人体一个关节的名称肩关节.
(4)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5)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它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坏就无法进行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D.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已知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使得植物呈现绿色.小华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呈绿色.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叶绿素的形成可能与光照有关.于是,他用找来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2)小华将2个蒜瓣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装水的瓷盘中,将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3)根据假设可以推测,甲盘中长出的蒜苗叶是绿颜色的,而乙盘中长出的蒜苗叶是黄颜色的.
(4)小华的上述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
(5)小明查看了小华的实验方案,发现小华设计的方案有不妥之处,认为甲、乙两组分别放置浸泡10个蒜瓣比浸泡2个蒜瓣要好.你认为浸泡10个(选填“2”或“10”)蒜瓣更合理,理由是实验材料过少,偶然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6)修改实验方案后,小华重新实验,观测到的实验现象与(3)中推测的一致,因此,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控制气孔开闭的结构是(  )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C.保卫细胞D.叶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体表被毛B.用肺呼吸C.牙齿有分化D.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