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1500毫升肠液、500毫升胆汁、1500毫升胰液。据此可以判断消化道中消化液最多的是2( )
A.口腔 B.小肠
C.胃 D.大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云南曲靖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血液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是( )
A.目镜——5X,物镜——10X
B.目镜——5X,物镜——40X
C.目镜——10X,物镜——10X
D.目镜——10X,物镜——40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营养物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向日葵部分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是由于( )
A.水分不足
B.传粉不足
C.营养过多
D.温度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玉溪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制作泡菜
B.用醋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玉溪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质量监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2010年春季以来,云南省连续四年大旱,造成某些地区植物干旱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聊城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四次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下列有关淀粉及其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属于糖类,是主要的能量物质
B.唾液中含淀粉酶,既消化淀粉,也消化蛋白质
C.胃液中不含淀粉酶,所以不消化淀粉
D.淀粉消化后的葡萄糖只能由小肠吸收进入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山东聊城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测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盐城阜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构成。
(2)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__________。
(3)猫头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是来源于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__作用。
(4)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____________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广东梅州梅江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次数 环境 | 1 | 2 | 3 | 4 | 5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